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资产重组的定义及方式分别是什么

资产重组的定义及方式分别是什么

时间:2024-03-2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383
资产重组的定义及方式分别是什么

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遇到财务困难时,在法律监督下,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对债务人作出让步的行为。资产重组则是指企业与其他主体在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等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为。

一、收购兼并

在我国,收购兼并主要指上市公司收购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或与其他企业合并,或通过定向扩股合并其他企业。这里所提到的收购兼并是指上市公司主动扩张的行为,作为利益主体进行的。

与大宗股权转让不同,收购兼并是在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上进行的。兼并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最常用的方式。

二、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股权转让主要指上市公司的大宗股权转让,包括股权有偿转让、二级市场收购、行政无偿划拨以及通过收购控股股东等形式。大宗股权转让后,通常会出现公司股东、甚至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变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调整原有业务,实现公司经营管理和业务的升级。

三、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

资产剥离或股权出售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指上市公司将其部分资产出售给目标公司以获得收益的行为。根据出售标的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实物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资产剥离或股权出售作为减少上市公司经营负担、改变经营方向的有效措施,经常被使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上市初期改制不彻底,持有大量非经营性资产,为未来的资产剥离活动埋下了伏笔。

四、资产置换

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资产置换主要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公司的存量呆滞资产,或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行为。资产置换被认为是各类资产重组方式中效果最快、最明显的一种方式,经常被使用。上市公司资产置换行为非常普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破产重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的必要性。经济因素方面,现代经济组织的连锁效应要求防止经济解体和倒闭;制度因素方面,和解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破产重整制度的建立。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时,需明确破产重整程序与其他破

  • 新三板创新层与创业板的区别

    新三板创新层与创业板在多个方面的差异。包括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规模、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比较。总体来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在部分指标上表现强劲,但整体市场环境和融资状况与创业板存在差异。

  • 公司减资的法律规定

    公司减资的法律规定。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时不再设限,但需要进行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减资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和公告。减资必须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如资本过剩或严重亏损等。减资过程中需保护交易安全和股东、债权人利益,贯彻资本确定原则。

  • 哪些是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法定原因

    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法定原因及解散后公司外债的偿还问题。公司解散的法定原因包括运营期限到期、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项、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策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以及公司违法被吊销执照等。解散后,公司需成立清算小组,进行资产清点,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 股东会决议之公司减资阻却怎么办
  • 有限责任并购与股权转让是否一样
  • 债务人可以阻止公司减资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