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重整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重整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4-05-25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406
重整终止的原因包括哪些呢?当重整终止后具有怎样的效力呢?这些效力对公司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呢?详细内容请跟随手心律师小编的步伐一起来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吧。祝您阅读愉快!

重整终止的原因

重整终止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重整计划未获关系人会议通过

如果重整计划在第一次关系人会议上没有被通过,并且在后续的会议上仍未获得法律要求的通过,法院有权根据职权裁定终止重整。

2. 重整计划未获法院认可

一旦重整计划由关系人通过,应提交给法院审查认可。如果法院认为该计划违背公正原则、不可行或存在其他重大违法情形,法院可以根据职权不予认可,从而终止重整程序。

3. 重整计划不可能执行或无须执行

如果重整计划因情势变迁或存在不正当理由导致无法执行或无需执行,法院可以在征询主管机关意见后裁定终止重整,除非法院命令重新审查。

重整终止之后的效力

重整终止后,产生以下效力:

1. 积极效力

重整程序开始后终止的破产程序、和解程序或一般民事执行程序以及因财产关系产生的诉讼程序应恢复并继续进行。在重整期间未能行使的债权或股权应在重整终止后恢复其效力。重整裁定导致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职权的停止也应予以恢复。

2. 消极效力

重整终止并没有溯及力,因此重整人在重整过程中代表公司所进行的法律行为仍然有效。此外,在重整程序中产生的重整债务与重整终止后恢复效力的重整前债务相比,仍享有优先受偿权。

另外,在裁定终止重整后,如果在重整前尚未开始破产程序,则不会自动导致破产程序的开始。然而,如果在重整终止后存在法定的破产原因,则可以进入破产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破产重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的必要性。经济因素方面,现代经济组织的连锁效应要求防止经济解体和倒闭;制度因素方面,和解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破产重整制度的建立。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时,需明确破产重整程序与其他破

  •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人民检察院对于不同案件有不同的审查起诉期限,包括一般案件、重大复杂案件、认罪认罚案件等。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检察院需要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各方意见,同时保障值班律师的权益。程序要求包括提供书面意见、告知权利和法律规定等。

  • 层报最高检的案件要提交什么材料

    层报最高检的案件所需提交的材料以及上诉不加刑的例外情况。层报最高检的案件需提交意见书、案件审查报告、报请核准的报告及案件证据材料。对于上诉不加刑的例外情况,主要包括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以及被告方上诉明显违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情况。

  •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旨在合理利用集体土地,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下放审批权限等措施,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确保农民建房质量安全。同时,建立农村建房开工审查制度,严把

  •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 工程竣工结算如何进行编审
  • 单位犯罪怎么移送起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