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重整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重整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4-05-25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406
重整终止的原因包括哪些呢?当重整终止后具有怎样的效力呢?这些效力对公司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呢?详细内容请跟随手心律师小编的步伐一起来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吧。祝您阅读愉快!

重整终止的原因

重整终止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重整计划未获关系人会议通过

如果重整计划在第一次关系人会议上没有被通过,并且在后续的会议上仍未获得法律要求的通过,法院有权根据职权裁定终止重整。

2. 重整计划未获法院认可

一旦重整计划由关系人通过,应提交给法院审查认可。如果法院认为该计划违背公正原则、不可行或存在其他重大违法情形,法院可以根据职权不予认可,从而终止重整程序。

3. 重整计划不可能执行或无须执行

如果重整计划因情势变迁或存在不正当理由导致无法执行或无需执行,法院可以在征询主管机关意见后裁定终止重整,除非法院命令重新审查。

重整终止之后的效力

重整终止后,产生以下效力:

1. 积极效力

重整程序开始后终止的破产程序、和解程序或一般民事执行程序以及因财产关系产生的诉讼程序应恢复并继续进行。在重整期间未能行使的债权或股权应在重整终止后恢复其效力。重整裁定导致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职权的停止也应予以恢复。

2. 消极效力

重整终止并没有溯及力,因此重整人在重整过程中代表公司所进行的法律行为仍然有效。此外,在重整程序中产生的重整债务与重整终止后恢复效力的重整前债务相比,仍享有优先受偿权。

另外,在裁定终止重整后,如果在重整前尚未开始破产程序,则不会自动导致破产程序的开始。然而,如果在重整终止后存在法定的破产原因,则可以进入破产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