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税收债权被列为第二顺位的清偿顺序。然而,该法并未明确规定税收债权是否需要申报。
在实际操作中,关于税收债权是否需要申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破产法》并未明确规定税收债权不需要申报,而对于作为第一清偿顺序的劳动债权却明确规定了不需要申报。因此,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需要申报的情况下,税收债权应该和其他债权一样需要进行申报,并适用《企业破产法》中有关债权申报的规定。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债权具有特殊性,依法纳税是企业对国家的强制性义务,该债权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企业应按时缴纳,不得拖欠,只有在法定理由下才能减免或缓缴。因此,税收债权不应适用有关债权申报的规定,作为管理人,应主动对税收债权进行调查和审查。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对于税收债权是否需要申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当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并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后,管理人应将该申报债权的期限告知税务机关,并通知债权人在申报期限内将税收债权通知管理人。考虑到税收债权的特殊性以及税收债权债权人的相对确定性,管理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将要求申报债权的通知告知税收债权债权人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在申报期限内申报税收债权的债权人,管理人应在结合债务人财务资料或审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审查。对于未在申报期限内申报的债权人,管理人可初步确认没有税收债权。对于在申报期限外申报税收债权的债权人,管理人可按照《企业破产法》中有关补充申报的规定办理。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以及债权转让的相关法律后果和限制。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转让需满足条件,但不必在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写欠条。债权转让包括全部和部分转让,新加入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享连带债权。破产企业合同债权的转让受主体限制、确认程序限制和公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关于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的权利问题。法律规定只有债务人有权申请和解,而债权人无权申请。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船舶抵押权、股票发行和票据法等方面的内容。选项B正确,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在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申请重整或和解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