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会议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后,为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利益,实现按比例公平受偿的权利而成立的临时性机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会议由债权人组成,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或和解协议。
1. 保障法院中立公正的定位
债权人会议的设立有利于维持法院中立公正的地位。在目前债权人会议召开不规范、功能未得到发挥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作为破产程序的监督者和指导者,很容易与清算组的行为和职责产生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债权人会议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可以在法院与清算组之间形成权力平衡,保持法院的中立地位,同时实现债权人的监督和参与。
2. 保护债权人利益,增强清算组责任
债权人会议的设立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并增强清算组的责任感。债权人会议可以征询债权人的意见,监督清算组的工作,并对破产财产的处理方案提出异议。通过债权人会议的参与,可以使清算组的行为更加公开透明,确保清算工作符合债权人的整体利益。
3. 促进破产程序有序化,取得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债权人会议的召开有助于促进破产程序的有序进行,并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债权人会议可以引导债权人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债务人的破产还债,并解决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债权人会议的集中表决机制可以减少对清算组和法院的不满情绪的外化表现,使破产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在破产财产的变现过程中,债权人会议的召开尤为重要。债权人通过债权人会议可以了解破产财产的现状和变现难度,选择合理的变现方式,从而减少误会和不满情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债权人会议还可以对抵押物的行使别除权进行通报,确保抵押物的变现价值能够符合债权人的整体利益。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企业适合破产重整的两种情形。一是破产原因已经存在的情形,即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二是将要出现破产原因的情形,即由于经营或财务困难可能导致无法清偿债务。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债权人会议主席的职责和破产重整的相关法律规定。
《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个月。
债权人会议是全体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进行权利自治的临时机构。其权利范围和行债权人会议使方式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主要是决议职能和监督职能。债权人会议是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便于充分实现债权人的破产程序参与权,应当承认和强化债权人会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