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债权认定标准包括确定债权是否成立、债权数额、债权是否有财产担保以及是否具有优先权。破产程序的目的是按比例分配破产财产给所有的破产债权人,因此需要将破产企业的财产变为金钱以便计算。为了统一换算成金钱债权,各类破产债权也需要进行换算。根据法律规定,破产程序终结后,破产企业的财产将用于清偿破产债权,因此未到期的债权被视为已到期债权参与破产债权的受偿。这包括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有财产担保但未能受优先清偿的债权、附条件的债权以及附期限的债权。
无论该债权是否已到期、是否附条件、是否表现为确定价值的债权、是否由第三人为保证,以及该债权发生的原因,都应列为破产债权。
有财产担保但未能受优先清偿的债权可以不通过破产程序受优先清偿。然而,如果该债权因各种原因未能优先受偿,那么对于在该债权无异于无财产担保的债权,视为破产债权。
附条件的债权是指债权的生效或消灭取决于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的成就或不成就,从而确定其效力的债权。附条件的债权分为附停止条件的债权和附解除条件的债权。附停止条件的债权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发生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不论债权附有何种条件,在破产宣告时,除非解除条件成就,债权都已经成立的债权应当视为破产债权。
破产债权的范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无担保债权是指企业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担保物担保从而不具有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这种债权在债权总额中占比重大,债权人数量多,是债权确认的重点。在企业被宣告破产后,清算组认为需要了结某些事项而决定继续加工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债务属于无担保债权,但是属于优先债权。
放弃优先债权是指那些原本具有财产担保,但因自愿原因或者被迫原因而放弃的由担保而形成的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这样一来,这种优先债权就演变成无担保的债权。
担保差额债权是指虽有财产担保,但是担保物的价款不足清偿财产担保的债权数额。对于这种担保差额债权,其不足清偿部分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一般应将差额部分作为破产债权处理。
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一个企业的债务由保证人提供担保以提供偿债保障。企业到期无法清偿债务,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当保证人履行连带责任为企业偿还债务后,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这样保证人与被担保企业就形成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代保债权指的是当保证人为破产企业偿还有关债务后,其代为清偿的债务对破产企业来说便是代保债权,这种债权是破产债权的一部分。
索赔债权指的是企业被宣告破产后,清算组为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决定不再履行破产企业的未了合同,由此使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而受到损害。索赔债权的损害赔偿数额即为索赔债权,它是破产企业破产债权的一部分。
债权人会议的定义、组成、召开方式和职权,并详细介绍了债权人如何申报破产债权。债权人会议由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旨在保障债权人共同利益,实现其破产程序参与权。申报破产债权需遵循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并向指定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破产案件的工商备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债务人或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不同级别法院负责不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企业的破产案件。完成破产程序后需进行工商备案,确保相关信息得到注销。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地域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