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销权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又互负债权,各自以自己的债权充抵对方所负债务,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等额内消灭的制度。
《破产法》设置抵销制度,一方面免除了当事人双方实际履行的义务,方便了当事人,节省了履行费用;另一方面,当互负债务的当事人一方财产状况恶化,不能履行所负债务时,通过抵销,起到了债的担保作用。当一方当事人破产时,对方当事人如果完全履行其义务,其履行交付的财产将作为破产财产,在各债权人之间分配,而其未收回的债权则要与其他债权一起,由破产财产清偿,这显然对对方当事人不公平。通过抵销,可以使双方当事人的债权迅速获得满足。
(1)债权人与破产人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
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这种互负的债务,无论是否已到偿还期限,也无论债务的标的、给付种类是否相同,均不影响债权人在破产清算程序中主张抵销。
(2)债权人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产生于破产案件申请之前
债权人对产生于破产案件申请之前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可以主张抵销,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节省了履行费用,而且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破产案件申请并被受理之后,债权人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如果可以抵销,就会使破产财产的范围缩小,对其他债权人不利。因此,债权人要主张抵销其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必须产生于破产案件申请之前。
债务企业无力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应对问题。对于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救济,包括申请保全不动产、寻找债务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申请进入债务人破产还债程序等。对于债务企业的对外抵押行为导致债权人权利无法实现的情况,债权人可以向
如何撰写破产申请书。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申请破产,都需要提供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请求事项以及正文事实。债务人需写明企业情况、经营情况、欠债情况和破产还债情况,并列举证据。债权人则需写明债权债务形成情况、讨债情况和债务人的破产状况。最后需注明致送人民法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面对放高利贷对方不还、民间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以及个人申请破产无力偿还债务等三种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对于放高利贷对方不还,要保留证据,尝试协商,必要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对于民间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要保持诚实态度,与债权人沟通并制定合理还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