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解除是指债务人通过转移资产或股权给债权人来了结债务,即债务重组后,债务人不再负有偿债义务。这种方法有利于债务企业减轻负担,减少债权人的损失,且易于双方接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法律中,债务转为股权清偿债务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股份上市公司,银行不能随意持有股票,公司发行新股也要受到严密监控。因此,相对而言,以资产来清偿债务更为可行。
修改条款法是指保留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修改债务条件来减轻债务人的债务危机。具体方法包括:降低利率、推迟偿债期限、削减债务本金或积欠利息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一时财务困窘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1、债转股:债务人将负债转化为企业资本,债权人将债权转化为对负债企业股权。
2、债务转移:负债企业将债务转给第三方承担。
3、债务豁免:负债企业以低于债务帐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即债权人豁免部分债务,减轻负债企业负担。豁免部分债务带来的损失应记入债权人当期营业外支出,但负债企业不应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4、债务抵消或债的混同: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根据《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和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法律规定或合同性质不允许抵销的除外。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按照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债务重组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是二级科目。债务重组利得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在正常情况下债务人负有无条件清偿到期债务的义务。因此,债务重组收益属于债务人取得的应税收益,应依法计缴企业所得
与同样具有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功能的破产程序相比,困难债务重组体现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谈判与协议的过程,法律干预程度较低,与破产程序的“法定准则”及“司法主导”两大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债务重组本身意味着债权人作出了让步,遭受一定的利益损失,这就更需要人们
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在该笔交易中,甲公司应当确认债务重组所得:8000-7000=1000(万元);确认的债务重组应纳税所得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比例为:1000÷1500×100%=67%。甲公司可以将该应纳税所得额分5年计入应纳税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