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务 >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托管模式有几种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托管模式有几种

时间:2025-01-1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902
债务托管作为企业债务重组的一种模式,是指债权人将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等的不良债务委托给专门的托管机构负责管理、经营,从收益中逐步归还债权人。

企业债务托管模式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1. 政府托管模式

政府托管模式是根据受托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1 德国的托管局模式德国统一后,德国联邦政府通过设立托管局这一政府机构对原民主德国的国有企业实施债务托管。这种模式是政府托管模式的典型代表。

1.2 墨西哥的“国有企业瓦解司”模式墨西哥的“国有企业瓦解司”模式采取先评估后关闭、合并或进行拍卖的基本做法。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先保护一段时间,待恢复后再进行拍卖。

1.3 马来西亚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模式马来西亚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模式首先是国家产管理公司向银行购买不良资产,然后根据资产评估情况,决定相应的出售、转让或合并。

2. 银行托管模式

银行托管模式是指银行受其他债权人、股东或政府的委托对债务人进行托管,以确保其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

日本的银行托管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三井、三菱等六家银行组成的银团向日本中央银行大量贷款,为托管企业的债务重组以及重组后的运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这一模式中,银行一方面充当资金提供方,另一方面通过派遣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扮演被托管企业的监督者角色。

3. 机构托管模式

机构托管模式中,受托方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会经营、善于管理的优势企业。机构托管的特点是在目标企业的产权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优势企业获得实际上的控制权,通过企业重组的行为完成债务重组。

机构托管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3.1 托管企业结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在一定期限内保证受托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债权债务的处置方式。

3.2 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在受托有效期内,由托管企业分期获得被托管企业的债权和债务,最终实现法人主体的变更。

3.3 托管企业按约定进行资产和债权债务的出售或拍卖。托管企业按约定接受债权人委托,并以经营方式使债权人兑现或受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及分析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 公司破产时工人工资的清偿顺序和安置问题

    公司破产时,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优先清偿的问题。破产企业的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和安置问题,包括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其他债务如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则按规定的清偿顺序支付。若破产财产不足,将按比例分配。这些

  •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可撤销行为的起算点、债务人财产无效的情况、财产的追回、出资义务、质物和留置物的追回、非债务人财产的返还以及运输中的标的物返还等内容。对于涉及恶意欺骗行为的无效债务,管理人有权追回相关财产,并采取措施保护债权

  •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及债务处理方式。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相关民事诉讼或仲裁程序中止,管理人接管财产后继续。起诉需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债务不会因破产而消失,需通过破产清算或重整过程偿还。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法律支持。

  • 破产管理人是否可被债权人起诉?
  • 债务重组的具体情形
  •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托管模式有几种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