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是会计上的概念,而重整是一种法律制度。重整适用于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此时不会立即进行破产清算,而是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协议,制定债务人重整计划,债务人继续营业并在一定期限内清偿全部或部分债务。而债务重组中的债务人则未必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尽管适用对象不同,但在实践中,债权人通常都需要做出利益让步。
债务重组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两方的利益调整,而重整制度的利益调整主体范围更广。在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谈判并签订债务重组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债务重组协议一般不涉及其他债权人和其他主体的利益。
债务重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自愿行为,具有市场化特征,而重整制度则是各方的法律行为,具有强制性。在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计算债务重组行为可能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并需要经过内部程序做出决策。如果债务人的情况好转,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也可能重新谈判。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3、债务转为资本。
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通常情况下,债务人和债权人通过以非现金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修改负债条件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后,债权人会作出部分让步,以便债务人重新安排财务资金或清偿债务。因此,如果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大于债务人应偿还的债务,那么债权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没有作出让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债务重组不应被视为债务人暂时性财务困难而进行的重组。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分别反映“期货会员资格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内的“期货损益”,利润表上应单列“期货损益”项目。企业年度内申请退会、转让或被取消会员资格而收回的会员资格投资,应作为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此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期货会员资格投资”、“提交质押品的帐面价值”以及“持仓合约的浮动盈利”等信息。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二者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和生效条件不同。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由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地位成为合同当事人,而向债权人履行债务。
而对于按份债务,债权人只能就债务人所负债务份额向其求偿,无权要求按份债务人履行超出自己份额的债务。但其他债务人可因与求偿权人不存在债务关系来对抗求偿权。求偿权人可依不当得利向受领人请求返还。这与连带债务正好相反。
第三人可基于法律规定或者是基于无因管理而代为履行,即第三人履行并不一定要求其与债务人之间有合同关系的存在。在债务转让和第三人履行两种情形下,债务人与第三人都有可能达成一定的协议,协议内容的不同,是区分债务转让和第三人履行的基础。同时,债权人的同意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