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在市场经济中并不常见,但对于特定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会计期间而言,它是一种偶发的经济业务。因此,在审计方法上,应采用详查法,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该事项进行全面审计,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债务重组事项涉及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尤其在债转股中,还涉及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通过做假帐等手段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监督约束力量,应发挥其作用。
债务重组审计的内容在债务人处于正常经营条件下和处于清算或改组时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条件下的会计计量、确认和披露的不同所决定的。因此,在审计中应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和处理方法。
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披露的债务重组事项是否真实存在或发生。通过取得并审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会议记录等,查明被审计单位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债务重组事项,以确定债务重组事项是否真实存在。
通过检查合同、协议、批文和法院裁决文件等,查明债务重组事项的合法性,并分析其中的关键条款,了解具体内容,确定债务重组的方式和债务重组日。此外,还可向有关方面发函询证,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的帐面记录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应审查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记录,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具体包括复核审查债务人以现金、非现金资产或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时的会计处理,以及债权人对重组债权的会计处理。
被审计单位无论作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都需要按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的信息。审计人员应检查披露的方式和内容是否与实际发生的方式一致,并核对披露的信息与实质性审查的数据是否一致。
在进行债务重组审计时,审计人员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通过评估控制风险的大小,确定检查风险,最终取得确切的审计证据,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债权人会议的定义、组成、召开方式和职权,并详细介绍了债权人如何申报破产债权。债权人会议由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旨在保障债权人共同利益,实现其破产程序参与权。申报破产债权需遵循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并向指定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破产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的监督职责。破产管理人作为法定机关,负责管理和处置破产财产,需独立处理破产财产事务并接受法院和债权人会议的监督。在破产宣告后,破产管理人需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包括财产、文件及营业活动等,若破产人未能全面移交,破产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
债务重组损失的分类及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现金清偿、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债务条件等不同方式下的债务重组损失计算方法。在每种方式下,都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帮助债权人准确计算债务重组损失。
我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破产债务人离开住所地的规定。债务人在破产申请过程中需遵守一系列义务,包括妥善保管财产、资料等,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地。违反此规定者,法院可采取训诫、拘留和罚款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