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审计人员通过审阅相关会议记录等,查明被审计单位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债务重组事项,以确定其真实性。
债务重组方案可以通过合同、协议、批文或法院裁决等形式形成。审计人员通过检查相关文件,了解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日以及涉及的重要资产或债务,同时向相关方面发函询证,核实被审计单位的帐面记录。
审计人员复核审查债务人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以确定其是否正确。同时,审计人员还要检查债权人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被审计单位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应按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的信息。审计人员要检查披露的方式是否与实际发生的方式一致,以及披露的信息是否与会计处理相符。
审计人员在开展债务重组审计时,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审计人员要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评估控制风险的大小,并确定检查风险,以降低审计风险。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公司破产时,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优先清偿的问题。破产企业的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和安置问题,包括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其他债务如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则按规定的清偿顺序支付。若破产财产不足,将按比例分配。这些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可撤销行为的起算点、债务人财产无效的情况、财产的追回、出资义务、质物和留置物的追回、非债务人财产的返还以及运输中的标的物返还等内容。对于涉及恶意欺骗行为的无效债务,管理人有权追回相关财产,并采取措施保护债权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及债务处理方式。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相关民事诉讼或仲裁程序中止,管理人接管财产后继续。起诉需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债务不会因破产而消失,需通过破产清算或重整过程偿还。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