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关于我国破产债权人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破产债权人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3-10-1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283
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因其不完善,已严重阻碍了破产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破产法所存在的缺陷?熏以及破产债权人所处的弱势,提出了解决“破产债权人弱势”问题的构想:即债权人会议机关的完善;设置监督人机构;完善撤销权制度。

破产法下的债权人会议:权利与监督

一、破产程序的行政化

在当今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法律的功能负载也变得日益复杂。然而,由于法律设计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可能失衡,导致弱势主体的形成。在中国的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就是这样的弱势主体。本文将破产债权人的不利状态概括为“破产债权人弱势”,并对这一现状展开初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行政力量对破产程序的控制

中国破产实务最显著的特征是破产程序的行政化。国有企业的破产程序几乎每个环节都受到来自政府的行政力量的制约,导致债权人无法获得公正待遇。

(一)行政力量控制破产程序的特定环境

行政力量能够控制破产程序,是由于中国特定的现实环境。首先,行政力量与破产债权人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破产债权人,但很多国有企业未能按时偿还债务。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从国有企业破产中收回的债权很少超过其贷款账面价值的20%,偿还率通常只有3%至10%。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而政府行政力量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因此政府行政力量对银行具有支配权。此外,其他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也是破产债权人,尽管它们不一定直接受到行政力量的控制,但行政力量对破产程序的控制导致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债权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二)行政力量对债务豁免的影响

政府行政力量代表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政府介入破产的目的是考虑到职工安置和社会稳定。然而,在当代经济形势下,政府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该通过法律调整来实现。中国破产实务的问题在于,行政调控已经超越了法律调整,社会公共利益被放在远高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的地位,导致利益调节失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

  •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 破产案件的工商备案程序

    破产案件的工商备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债务人或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不同级别法院负责不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企业的破产案件。完成破产程序后需进行工商备案,确保相关信息得到注销。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地域管辖范围。

  • 国企破产清算职工的补偿权益
  • 公司债务清偿顺序
  •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