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关于我国破产债权人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破产债权人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3-10-1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283
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因其不完善,已严重阻碍了破产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破产法所存在的缺陷?熏以及破产债权人所处的弱势,提出了解决“破产债权人弱势”问题的构想:即债权人会议机关的完善;设置监督人机构;完善撤销权制度。

破产法下的债权人会议:权利与监督

一、破产程序的行政化

在当今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法律的功能负载也变得日益复杂。然而,由于法律设计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可能失衡,导致弱势主体的形成。在中国的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就是这样的弱势主体。本文将破产债权人的不利状态概括为“破产债权人弱势”,并对这一现状展开初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行政力量对破产程序的控制

中国破产实务最显著的特征是破产程序的行政化。国有企业的破产程序几乎每个环节都受到来自政府的行政力量的制约,导致债权人无法获得公正待遇。

(一)行政力量控制破产程序的特定环境

行政力量能够控制破产程序,是由于中国特定的现实环境。首先,行政力量与破产债权人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破产债权人,但很多国有企业未能按时偿还债务。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从国有企业破产中收回的债权很少超过其贷款账面价值的20%,偿还率通常只有3%至10%。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而政府行政力量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因此政府行政力量对银行具有支配权。此外,其他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也是破产债权人,尽管它们不一定直接受到行政力量的控制,但行政力量对破产程序的控制导致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债权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二)行政力量对债务豁免的影响

政府行政力量代表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政府介入破产的目的是考虑到职工安置和社会稳定。然而,在当代经济形势下,政府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该通过法律调整来实现。中国破产实务的问题在于,行政调控已经超越了法律调整,社会公共利益被放在远高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的地位,导致利益调节失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程序中的留守人员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 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和流程

    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详细程序和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召开债权人会议、确认破产财产和债权、拨付破产费用、破产财产清偿顺序、破产清算的结束等步骤。清算组由法院指定,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破产财产在优先支付破产费

  • 公司破产清算是否需要认缴全部到位
  • 能否撤回破产申请
  • 抵押合同的抵押权期是多长时间?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