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破产必须实现关门走人。破产企业应停产关闭,取消法人资格,并拍卖变现土地使用权及破产财产,妥善安置职工,对于应予淘汰的落后设备,须就地销毁。
2. 坚决防止以整体接收、整体收购方式进行假破产和真逃债。对于破产企业组织机构不变、班子不换、人员不减,仍在原地继续生产的情况,要坚决制止并予以纠正。对于利用企业破产逃废债务的情况,一经查实,要依法追究企业及主管部门领导人的责任。
3. 严格掌握企业兼并条件。兼并方应具备按期偿还被兼并方银行贷款本金的能力,对于到期不能偿还本金的情况,要取消有关的政策优惠。实施兼并后,要按照“三改一加强”的方针,对被兼并企业采取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使被兼并企业摆脱困境。要坚决杜绝单纯为享受免息政策进行的形式上的兼并。
4. 企业破产必须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确定银行债权,特别是非独立法人或由上一级单位实行统贷的企业破产,要与债权银行商定债权分割方案;与企业所在地政府商定离退休人员管理、企业办学校、医院、生活区的移交等方案;落实同级财政需要支付的职工安置费等补贴费用,特别是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要按财政部的要求申报并经财政部确认;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安置方案,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职工的理解和接受;制定保证稳定的防范措施,并落实责任到人;企业兼并破产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破产预案需得到批准。
5. 在前期准备工作和破产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债权银行的意见,破产预案需经债权银行同意。
6.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需经过审核、认可,方可向法院申请进入破产程序,要一个一个地进行操作。上述各项工作没有完全落实,不得随便宣布关闭破产。其中,煤炭、有色金属、核工业矿山关闭破产项目,由全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批审核认可。其他中央企业和纺织项目,由行业管理部门和协调小组审核认可;其他地方项目,由省协调小组审核认可。
7. 必须做好破产关闭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向职工明确讲解企业关闭破产的原因,对于决定按破产方式操作的关闭企业,要清楚地讲解按有关政策实施破产的理由;要向职工解释企业破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别是职工安置的相关政策、安置的渠道和具体措施;要结合实际加强职工的市场观念、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增强承受能力。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国有企业兼并中的债务处理发展历程。企业兼并面临买方市场的挑战,债务处理是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债务应法定转移并由兼并方承继。解决债务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若仅在企业层面推进工作而不进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破产欺诈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为打击这些行为,《新破产法草案》引入了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是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可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然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存在很多问
公司因项目融资后破产的法律程序。当公司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债务时,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会宣告企业破产并成立清算组,由专业人员组成。随后进行财务审计、破产财产清理和制定分配方案。最后,制作破产清算报告并终结破产程序。
公司合并的方式和过程。公司董事会提出合并方案并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后,签订合并合同并编制相关报表。还需实施债权人保护程序,通知债权人并提出异议。合并后需办理登记手续。此外,企业兼并的形式主要有承担债务式、购买式、吸收股份式和控股式等。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