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为了公正、高效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并规范人民法院确定管理人报酬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4月4日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法释[2007]9号),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管理人履行企业破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职责,有权获得相应报酬。管理人报酬由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据本规定确定。
人民法院应根据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在一定比例限制范围内分段确定管理人报酬。具体比例如下:
担保权人优先受偿的担保物价值不计入财产价值总额。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在30%的浮动范围内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人报酬比例限制范围,并通过当地有影响的媒体公告,同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破产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管理人分期或者最后一次性收取报酬。
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申请后,应当预测债务人可供清偿的财产价值和管理人的工作量,初步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管理人报酬方案应当包括管理人报酬比例和收取时间。
人民法院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指定管理人的,可以根据社会中介机构提出的报价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但报酬比例不得超出本规定的限制范围。报酬方案一般不予调整,除非债权人会议提出异议。
人民法院应当在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管理人。管理人应当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报告管理人报酬方案的内容。
管理人、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方案有意见的,可以进行协商。双方就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内容达成一致的,管理人应向人民法院提出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并附上相应的债权人会议决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请求和理由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
人民法院确定或者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后,应当在三日内书面通知管理人。管理人应当在收到通知后三日内,向债权人委员会或者债权人会议主席报告管理人报酬方案的调整内容。
人民法院在确定或者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如何处理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问题。首先提出了协商和调解两种解决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对车位面积缩水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处理方式。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等环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流程和特点,强调了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破产欺诈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为打击这些行为,《新破产法草案》引入了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是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可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然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存在很多问
公司因项目融资后破产的法律程序。当公司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债务时,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会宣告企业破产并成立清算组,由专业人员组成。随后进行财务审计、破产财产清理和制定分配方案。最后,制作破产清算报告并终结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