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采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并具备企业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并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营业场所。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固定的网络地址和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计算机等装置及附属设备。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并取得从业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最低营业面积、计算机等装置及附属设备数量、单机面积的标准,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规定。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审批和监督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审批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并对依法设立的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登记注册和营业执照的管理,并查处无照经营活动。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实施监督管理。
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也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国家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
审批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规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总量和布局要求。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网络市场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跨时空性表现在企业能够以较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无国界、开放的特点让市场更加广泛;交互性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实时双向沟通,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多媒体性则能让营销人员以多种形式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证券公司名义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经营场所的产权证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原件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