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的效力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754
【正文】

电子签名的效力

周曙

姜-昆在相声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网上发一个贴子:“嗨!我是姜-昆”,顿时有200个回应道:“哌!你是姜-昆,我还是马-季呢”。(引至相声《踩脚》,2000年春节晚会)

确实,在真实而又虚拟的网络空间,有一个最基本、简单的问题:“你是谁?”也许大家在聊天、玩游戏时认为这是一种“酷”,但如果涉及到电子商务、网络办公等具体事务时,谁都不希望上面的笑话发生在自己身上。

解决此问的传统方式是签名,通过签名确认行为人的身份,从而确定、证明行为人权利、义务。但由于网络中信息载体的不确定性,这种传统的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于是就有了电子签名(ElectronicSignature)。

所谓电子签名,其实是一种加密技术,使用者能够以此表达身份。但是电子签名能否取得相应的法律效力?

书面签名之所以被广为接受是因为它具有难以模仿且易于实施、便于保存的特点。我们随手而就的签名却是一个人独特个性的体现,并且还受到其长期教育、文化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指纹一样在芸芸众生中,几乎不可能雷同。电子签名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呢?就使用的简易性而言,它不亚于书面签名,也可以“随手一敲”而就,人们所怀疑的是它是否具有充分的真实性,能否被方便地保存。这种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电子世界中,大量的信息仅是一种电磁记录,而网络中无论如何加密,似乎都难不倒神通广大的黑客,而且无形电磁的特性仅有正、负两极,极易于被复制、篡改甚至破坏。人们不禁会担心:若有人冒充小布什的电子签名下令轰炸白宫,那个可怜的导弹发射员该怎么办?

如果当初我们的祖先因害怕摔倒而不敢下树,我们现在还是一群猴子。如何避免在电子签名的问题上被“摔倒”?首先应该纠正人们对它的心理障碍与偏见。在这个克隆时代,就连如何保持每个人的真实性,都是一个很大的哲学难题,在哲学家们还未想出答案之前,人们的这种恐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对传统的书面签名我们有这么强大的信心?仅仅是因为它不易伪造吗?其实,伪造的签名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甚至还为此专门创设了“笔迹鉴定学”这门学问,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为我们提供专业的鉴别服务。因此除了不易伪造的特点外,人们的信心还来至于长期使用而产生的心理依赖、惯性以及惰性,就像我们现在对视窗系统的心态,明知它有着很多的漏洞,却得过且过,不想费事费神地去更换它。但是电子签名却不是能够得过且过的事情,当我们大力宣传信息时代的方便与高效,投入巨资进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绪如网上办公、网上交易甚至网上政府等全新的概念,如果没有解决网络中的身份确认问题,这一切不过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我们对电子签名的怀疑一方面是由于根据目前的习惯与法律制度它确实难以实现确认身份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来至于我们的忽视以及由此造成的理论上的苍白与实践中的空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 电子签名伪造、冒用、盗用的民事责任分析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责任人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继续履行合同、虚假外观责任和认证机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责任对象和责任种类会有所不同。

  •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及要求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及要求。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但必须是可靠的,遵循《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需满足四个条件:制作数据专有、签署时控制、签署后改动可发现、数据电文改动可发现。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电子签名才具有法律效力,并可与手写签名或盖章等同

  •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需承担刑事责任;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损失和其他合理赔偿责任。

  • CAS156标准电子签名系统的法律意义和应用范围
  • 电子印章的法律意义与应用
  • 电子合同可以没签名只有数字证书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