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子商务 > 电子签名与认证 > 我国立法赋予电子签名与文本签名同等效力

我国立法赋予电子签名与文本签名同等效力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757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电子签名法,该法首次赋予电子签名与文本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明确电子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保障电子交易安全。

今年4月2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对电子签名法草案进行了审议,8月23日召开的本次常委会会议对电子签名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目前,电子签名、数据电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缺乏明文规定,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障碍;电子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不明确,导致发生纠纷后责任难以认定;此外,电子签名的安全性、可靠性没有法律保障,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护,普遍对电子交易安全缺乏信心。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电子签名法规定电子签名具有与手写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同时承认电子文件与书面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从而使现行的民商事法律同样适用于电子文件。由于电子商务中往往需要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向交易双方提供信誉担保,这个第三方一般称之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认证机构的可靠与否对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电子交易的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考虑到目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为了确保电子交易的安全可靠,电子签名法设立了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明确由政府对认证机构实行资质管理的制度。“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对电子认证服务业依靠市场引导和行业自律的同时,由政府部门实施适度监管还是必要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以铭说。在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过程中,不少委员提出应当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和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如果因为认证机构违法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应当依法赔偿;此外,除了对机构进行相应处罚,还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为此,最后通过的电子签名法明确了合同双方和认证机构在电子签名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细化了各种认证服务程序;并增加了有关条款追究政府监管部门不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针对草案中有关规定将涉及公用事业的文书全部排除在外,有的常委会委员提出,上述排除范围过宽,不利于公用事业信息化的发展。

据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将最后通过的法律中有关条款修改为“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文书除外,扩大电子签名在公用事业中的应用范围。

中国2003年4月开始了电子签名法的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了电子商务和法律方面的专家意见,还研究借鉴了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示范法和欧盟的电子商务法、电子签名指令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立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 电子签名伪造、冒用、盗用的民事责任分析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责任人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继续履行合同、虚假外观责任和认证机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责任对象和责任种类会有所不同。

  •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及要求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及要求。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但必须是可靠的,遵循《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需满足四个条件:制作数据专有、签署时控制、签署后改动可发现、数据电文改动可发现。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电子签名才具有法律效力,并可与手写签名或盖章等同

  •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需承担刑事责任;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损失和其他合理赔偿责任。

  • CAS156标准电子签名系统的法律意义和应用范围
  • 电子印章的法律意义与应用
  • 电子合同可以没签名只有数字证书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