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征地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现征地一般指征收。
二、安置房征地是否属于强征
政府征地有严格规定,修建安置房征地要取得相应的手续,不属于强征。
三、征地的程序
1.拟订征用土地方案:由拟征用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
2.审查报批:报有批准权限的上级政府批准。
3.方案公告:由市、县人民政府对经批准的征地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4.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 补偿登记。
5.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的方案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登记情况(经核实)制定,即把征地方案中确定的各种补偿的总费用分配到各所有者和使用者,以及具体落实人员的安置方案。
6.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征地补偿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部支付。
7.清理土地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被征用的土地进行清理。
“一书四方案”在土地征收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它详细解释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中关于土地征收的相关规定和方案内容,包括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农村拆迁中仅有户口而没有房子是否能获得补偿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有拥有被拆房子所有权的人才能获得赔偿金,仅有户口而没有房子的人通常无法获得赔偿。但涉及到集体土地的征收问题时,即使没有房子也能在征地赔偿中获得相应份额。另外,拆迁安置房并非按户口分配,而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因地域、政策和房产属性等因素,拆迁补偿金额并不固定。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临时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等。同时,拆迁户的房子是否可以过户给孩子以及拆迁安置房是否算首套,都需视当地政策和规定而定。文章最后建议,在实际操作
农转非后是否可以享受拆迁安置房的问题。农转非后无法享受拆迁安置房,因为这意味着从农民变为城市居民,不能再享受土地征收补偿。同时探讨了公房拆迁与户口的关系以及房子拆迁老人过世是否有补偿的问题。拆迁补偿主要基于被拆毁房屋的价值评估,与户籍状况无关。对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