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占用土地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并分批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向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提交审批申请。
经审查后,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批准后的方案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照具体项目分别供地。
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定额、审批和许可等几个方面的规定。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来协调各部门、单位和用地单元之间的用地关系,保证基本的生存和建设需求,并严格控制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变。这些管理措施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用地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
研究编制各类建设用地的中长期用地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并监督实施。
依法办理土地的征用、划拨,城镇国有土地的出让工作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监督管理。
清查并处理违法用地和违章用地。
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制度。
组织制定国家建设项目和乡镇用地定额指标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
加强建设项目对耕地的规划控制和引导的问题。为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加强选址、用地和环境影响评价和论证。同时,保护耕地,避免非农建设占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科学划定基本农田并加大建设
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流程,包括经营性土地和非经营性土地的办理程序以及规划调整的相关内容。办理流程包括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多个步骤。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也有所提及。
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的基本要件,包括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土地界址和面积、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占用的空间、土地用途、使用期限、出让金等费用及其支付方式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明确了出让土地的基本状况、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费用的支付方式和标准以及争议解决途径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非法占用土地行为将受到严惩。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要求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设施,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将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