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那是否就意味着以后的广告再也见不到这些萌娃的身影了呢?其实不然。下面小编为您解读“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
自从“爸爸去哪儿”火了之后,天天、KIMI、森碟、王诗龄等小童星大热,电视上一天能见好几回!但9月1日之后,电视、网络等广告中将难见到不满10岁的童星代言人。因新广告法规定,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代言,这是否意味着一些儿童产品广告中不能再出现10周岁以下童星呢?
昨日,一位网友借此开起了玩笑:可惜啊,现在看来,童星代言这条发财路是没戏了,明星宝宝们即将告别广告界,隔壁家的老王已经哭晕在厕了,自己不红,好不容易才把女儿培养成了摇钱树……
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局局长张国华解释说,按照我国民法规定,10周岁以下儿童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他们作为代言人,签署广告代言合同或收取代言费,就违背了广告真实性的原则。
对于目前已经上市流通带有儿童代言人形象的包装物,张国华表示将有一定的宽限期,具体宽限期还在与全国人大商讨中。此外,新广告法规定,如果代言虚假广告,广告代言人将受到行政处罚,3年内不能再代言广告。对此,张国华提醒广告代言人,在代言广告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儿童作为演员参与广告拍摄,按照广告故事情节设计出现在广告画面中是法律许可的。
因此想在广告上看萌娃的朋友们不用担心了,因为虽然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代言广告,但是其实可以不作为代言人而是作为演员参与广告中,这是被法律允许的。
投资回报预期商品广告的限制。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等承诺,也不能利用学术机构、专业人士等的名义进行推荐证明。同时禁止发布声称替代母乳的婴儿食品广告。申请广告审查需提交内容并接受审核评估,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保健食品广告的禁止内容,包括不得包含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暗示为健康必需品,不得与药品或其他保健食品比较,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和证明等内容。同时,还规定了广告违规行为的处罚,如发广告罚金等。并要求保健食品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广告监督管理职责方面的职权,包括现场检查、调查询问、要求提供证明文件、查阅复制相关资料、查封扣押财物、责令暂停发布广告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酒类广告禁止含有的内容,如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违反科学精神的内容等,并强调广告活动需依法
公共场所管理者对于广告活动的法律责任。如果明知或应知广告违法却不予制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停业处罚等措施。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了广告中不得出现的情形,包括涉及国家尊严、社会公共利益、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此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