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污染行政责任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环境污染行政责任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597
在以前我们国家人民不太重视环境的保护,所以导致我们的环境快速地变差,那么我们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行政责任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环境污染行政责任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是指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实施破坏或污染单位或各人,所应承担的行政行政方面的法律后果。行政问责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的前提是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对违反环境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也就是说一旦构成刑事犯罪,就不适用行政处罚了。

行政问责对象主要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政府部门或者公务员。政府机关具体包括: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还有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业、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二、依据哪些法律追究违法者行政责任?具体处罚方式有哪些?

我国法律主要依据:《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条例》、《行政处罚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追求其行政责任。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处罚方式针对的人群不同。相对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我们使用的是行政处罚。处罚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暂扣、吊销许可证或者其他具有许可性质的证件;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种类,实施处罚的机关是法定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或其委托、授权的组织。行政处分是相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的,主要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撤职,实施处罚的机关是违法行为人从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上级主管机关。

三、环境污染免除行政责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们经常在新闻或国家相关政策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充分体现了生产者、经营者、开发者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一致性。但不一定承担民事责任就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就行政处罚来看,免责条件如下:

1、违法事实不成立;

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免责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系统的呈文规定,在界定、处罚标准上难以掌握。主要依据问责的主要法理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分法》。2016年新出台的《行政处分法》有如下规定——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在常规案件受理中,主要遵循四个要件来衡量处罚处分标准。

第一、行为违法程度。2016年新环境保护法37条规定,中有这样一句话,违反下列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这就说明违规有时不一定必须受到行政处罚,也依具体情形而定。

第二是否造成了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农作物受损等危害。

第三、违法行为和危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第四点、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这类行为过错。例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是行为不可抗拒力,免除责任的。

四、如果对处罚处分结果不服应该这么做

行政处分:只能寻求行政救济,即向原处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审查或复议;

行政处罚: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得到帮助。复议可以向原作出环境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复议机关对已作出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或通过案发当地司法机关进行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

    《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环境污染物排放单位需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污染物的危害,并接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排放单位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限期治理的责任和行政责任,包括罚款、责

  •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范围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多种特定情形下的适用范围。在侵权诉讼中的建筑物倒塌、医疗纠纷、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情形,以及难以收集证据和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中适用。同时,该原则在对方妨害举证的诉讼中也适用。然而,在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和饲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有关环境污染侵权抗辩事由是怎样的

    环境污染侵权的抗辩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和战争行为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最后,建议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什么原则
  • 环境污染侵权案例之举证责任分配
  • 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如何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