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以及人员急救措施是什么
时间:2024-01-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国家制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那么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以及人员急救措施是什么,关于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程序及人员急救措施
一、组织人员救治病人
在到达现场后,首要任务是组织人员进行病人的救治。
二、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原因
- 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 波及范围和污染暴露人群的数量和分布
- 当地饮用水源类型及人口分布
- 疾病的分布以及发生后当地的处理情况
三、确定污染种类
根据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污染种类分为以下几类:
- 化学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排污、冶炼废渣浸泡后排放、突发农药和沉船造成的河水污染等引起,健康危害多为急性化学性中毒。
- 生物性污染:主要由生活排污和医院污水排放引起,健康危害多为急性肠道传染病。
- 化学性和生物性混合污染:同时包括急性中毒和急性传染病等健康危害。
四、进行现场调查工作
现场调查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个案调查:全面了解健康危害特点及相关因素,对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尤其对首发病例进行横断面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寻求因果关系。
- 污染源调查:寻找排污染源,根据原料、生产工艺和排污成分寻找可疑污染物,并估算排污量;对事件发生地周围环境进行初步调查。
- 环境监测:根据污染种类进行环境监测,估算污染物的转移和扩散速度。
五、提出调查分析结论和处置方案
根据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和专家意见,提出调查分析结论,包括事件的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波及范围、污染暴露人群、健康危害特点、发病人数、事件的原因、经过、性质及教训等。向现场事件处理领导小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人员疏散与急救常识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
现场人员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并及时就医。
- 食入:给误食者漱口、饮水、催吐,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追诉时效的规定
环境污染罪法律条文内容更改后并没有对16年以前审核完毕的案件进行更改,所以环境污染罪是没有溯及力的。本条和本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的“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为防止污染扩散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
-
污染环境罪的表现是如何的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或命令
-
常见的环保规定都有哪些
-
发生海域污染该如何采取措施
-
在我国导致了环境污染事故会罚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