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源污染物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为60亿吨。其中,东海沿岸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大,其次是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排放量最小。在工业污水排放方面,东海沿岸也是最大的排放源,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次之,黄海沿岸最少。2. 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船只,每年有数万艘外轮进入我国港口和管辖海域,其中大量含油污水被排放入海。例如,1979年,一艘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时,一次性排放了380吨的石油。3. 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我国沿岸分布着多个大型油田和石油化工企业,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石油泄漏、溢油、滴漏等问题,每年有超过10万吨的石油进入海洋。4. 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过去,人们将海洋视为巨大的“垃圾箱”,随意倾倒垃圾、矿渣和其他废物。例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和湛江等地,垃圾、矿渣和废物被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倾倒入海中。5. 不合理的海洋工程建设和开发
一些不合理的海洋工程建设和开发导致了一些深水港口和航道的淤积,破坏了局部海域的生态平衡。根据统计,我国沿海共有200多个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其中渤海和黄海沿岸有100多个,东海和南海沿岸约100个。这些污染源排放的重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烃、重金属和有机物。河流是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之一。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环境污染罪可以监外执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
第65条,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提醒大家,适用环境污染的民事侵权责任如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通过这几种民事责任方式,将污染行为防患于未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