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

时间:2024-12-1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582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赋予我们无数的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今天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们国家对环境也日益重视,同时也出台相关法律来加以保护,环境污染侵权就是其鲜明的标志。那么关于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你又了解多少?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给大家整理如下,欢迎大家阅读。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特殊性

环境污染所导致的人身损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其侵权责任方式具有独特性。

一、民法通则中的责任方式不完全适用于环境污染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这些责任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环境污染致害的侵权行为。

二、《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做出了以下规定:

1. 根据第65条的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根据第66条的规定,如果发生环境污染纠纷,污染者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的情形。

3. 根据第67条的规定,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污染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者的责任大小将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来确定。

4. 根据第68条的规定,如果第三人的过错导致环境污染损害,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对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赔偿。类似的规定也可以在《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1款、《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0条、《环境噪声防治法》第61条第1款等法律中找到。这些法律将"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作为主要的民事责任方式。

总结

综上所述,适用于环境污染的民事侵权责任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通过采用这些民事责任方式,可以预防污染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的网站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环境侵权作为新型侵权行为,因高度工业技术缺陷导致,采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赔偿原则方面,应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并适度运用惩罚性原则。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涉及复杂的科

  •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文章从解释论角度考察,对《民法通则》第124条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的分歧。文章指出,《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适用环保法

  • 有关环境污染侵权抗辩事由是怎样的
  • 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包括哪些
  •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举证责任是如何转移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