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农村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农村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时间:2024-08-1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814

农村水体污染防治:综合防控、科学规划

1. 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为了保护农村水环境,必须从大系统的角度出发,按照区域或流域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消除水体污染,从根本上治理水体污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这样可以推动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示范户的创建,让农民在生态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同时保护农村水环境免受开发建设的影响。

2. 严把“绿色门槛”

为了防控水源污染,必须从源头上消除结构性隐患,并促进各类园区建设。通过引导项目退城入园、退村入园,可以坚决遏制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和蔓延。同时,通过调整工业布局,可以促进村镇的规划和建设。

3.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

为了实现农村水体污染的综合防治,需要结合流域区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既满足当代和本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以及其他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这样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加快饮用水源的综合防治,合理划分水功能区,落实防护措施,并督促水源利用企业依法开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合理选址,尽量降低污染风险和影响,确保重点流域饮用水源的安全。

4. 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为了减少农村水体污染,应正确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可以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量,研究采用多效抗虫害农药,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新农药。此外,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积极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还应培植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基地,提升产品品质,减轻面源污染,打造区域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

5. 实施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

为了防止矿山开采对农村水环境造成破坏,需要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可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界定水环境保护与恢复责任,依法征收水资源费、水污染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应通过多渠道争取和利用资金,逐步增加对农村环保的投入。着力解决制约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改水改厕等基础工程,使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企业的电镀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对电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标准也适用于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设施。建设项目拟向

  • 玉林市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市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全市猪常年存栏量440万头、家禽出栏量12亿羽左右,我市农村养殖场大部分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大部分是直排入河。例如,博白县境内70%的河流因养殖场的污水排入,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变成了污水河。县里生猪养殖较为集中的水鸣镇有养

  • 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现状、成因及对策

    农村水污染是由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乡镇企业环保措施不足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多种因素构成。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它对水域生态系统将会带来长期和潜在的污染问题,从而引水环境的全面退化

  • 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哪些情形
  • 水污染事件常有 刑责案例却鲜有
  • 光污染的危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