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市推行垃圾分类, 到实现零填埋原生生活垃圾
时间:2023-09-2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成都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与挑战
推广垃圾分类目标明确
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56亿吨,其中成都市每天大约产生1.5万吨居民生活垃圾和楼宇垃圾。面对如此巨量的垃圾,城市管理者必须寻找妥善处理的方法。因此,成都市从去年开始全市推行垃圾分类,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扩大
成都市垃圾分类试点不仅限于高档楼宇,而是向居民端推广。从去年开始,成都市已经推行垃圾分类,并计划在2017年新增53万户居民的覆盖率。同时,今年覆盖率将再增加10%,到2020年,成都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前,成都市已经确定了8家楼宇企业作为垃圾分类试点企业,并计划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商业综合体的覆盖率不少于10%。
意识问题是推广垃圾分类的难点
尽管垃圾分类已经提倡多年,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度较低。据调查显示,95%的居民区垃圾桶仍然是混装的。这主要是因为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确,前端分好类的垃圾在垃圾车上又混在一起。此外,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到位,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协调。因此,增强全社会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是当务之急。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
垃圾分类不需要高科技,关键是有没有环保意识,愿不愿意去做这举手之劳的事。成都市已经开始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探索,效果显著。然而,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以及一些技术问题仍然存在。例如,一些楼宇和社区虽然分离出有害垃圾,但在成都本地无法直接处理这些垃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重要性
成都市每天产生1.5万吨垃圾,而垃圾处理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填埋和焚烧为主。填埋场已经超负荷,而垃圾填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焚烧处理又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因此,推广垃圾分类,提升公众分类意识,从源头减少垃圾量,实现可回收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回收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成都市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计划在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然而,垃圾分类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以及技术问题未解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定环境污染罪的性质
环境污染罪的性质、立案标准以及最新情况。环境污染罪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一种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环境资源。其立案标准包括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显示,近年来因污染环境被逮捕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处理环
-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要授予检察院、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团体或个人等主体。在欧美国家,检察院被视为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而中国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原告的身份。然而,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事后救济,其监督是
-
最新的上海垃圾分类标准
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法案,其中的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如果个人不按照分类标准严格执行,将
-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标准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2019年日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并且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
北京机关单位率先强制进行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处理
-
成都全市推行垃圾分类, 到实现零填埋原生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