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市推行垃圾分类, 到实现零填埋原生生活垃圾
时间:2023-09-2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成都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与挑战
推广垃圾分类目标明确
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56亿吨,其中成都市每天大约产生1.5万吨居民生活垃圾和楼宇垃圾。面对如此巨量的垃圾,城市管理者必须寻找妥善处理的方法。因此,成都市从去年开始全市推行垃圾分类,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扩大
成都市垃圾分类试点不仅限于高档楼宇,而是向居民端推广。从去年开始,成都市已经推行垃圾分类,并计划在2017年新增53万户居民的覆盖率。同时,今年覆盖率将再增加10%,到2020年,成都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前,成都市已经确定了8家楼宇企业作为垃圾分类试点企业,并计划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商业综合体的覆盖率不少于10%。
意识问题是推广垃圾分类的难点
尽管垃圾分类已经提倡多年,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度较低。据调查显示,95%的居民区垃圾桶仍然是混装的。这主要是因为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确,前端分好类的垃圾在垃圾车上又混在一起。此外,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到位,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协调。因此,增强全社会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是当务之急。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
垃圾分类不需要高科技,关键是有没有环保意识,愿不愿意去做这举手之劳的事。成都市已经开始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探索,效果显著。然而,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以及一些技术问题仍然存在。例如,一些楼宇和社区虽然分离出有害垃圾,但在成都本地无法直接处理这些垃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重要性
成都市每天产生1.5万吨垃圾,而垃圾处理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填埋和焚烧为主。填埋场已经超负荷,而垃圾填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焚烧处理又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因此,推广垃圾分类,提升公众分类意识,从源头减少垃圾量,实现可回收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回收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成都市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计划在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然而,垃圾分类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以及技术问题未解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
政策法规处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
最新的上海垃圾分类标准
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法案,其中的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如果个人不按照分类标准严格执行,将
-
北京机关单位率先强制进行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处理
-
成都全市推行垃圾分类, 到实现零填埋原生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