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北京机关单位率先强制进行垃圾分类

北京机关单位率先强制进行垃圾分类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574
可能大家早都已经听说过,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早已实施垃圾分类的规定了。垃圾分类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还利于环境保护。北京机关单位率先强制来及分类,并于9月份开始实施。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

北京将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推行垃圾强制分类成为手段之一。

三类垃圾将强制分类

今年,北京市各机关将带头实现垃圾强制分类。他还透露,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一些试点企业将率先进行垃圾强制分类。同时,北京还将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每个区至少建成1个示范街道,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示范片区。

党政机关将率先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孙*军介绍,强制分类的分类重点为有害垃圾、再生资源及餐厨垃圾。其中,要求配备专门的容器或场所,并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垃圾强制分类方面,东城及通州已有所行动,落实时间均为9月底前。

9月底前,东城区877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则将落实垃圾强制分类。这些单位产生的垃圾将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废纸等可回收物,将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收集运输。餐厨垃圾则由区城管委运行中心上门收运并进行资源化处理,其他垃圾则由环卫作业单位负责收运至区属密闭式清洁站,并外运处理。

通州区则要求在9月底前,超过3500家餐饮单位落实垃圾强制分类,未按要求可进行行政处罚。

北京共25处垃圾处理设施

目前,北京市共有25处在运垃圾处理设施。记者梳理发现,从区域分布来看,25处垃圾处理设施共分布于13区。其中,大兴、延庆、朝阳分布最多,分别为3处;昌平、海淀、房山、怀柔、门头沟及平谷则分别有两处垃圾处理设施。

从处理工艺方面,目前,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三种形式。25座在运垃圾处理设施中,共有12处卫生填埋场。其中,日处理能力达到千吨垃圾以上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共5处。可焚烧垃圾的垃圾处理设施共6处,除位于平谷的**综合处理厂外,其他日处理垃圾能力均超千吨。此外,其余7处垃圾处理设施均采用堆肥处理。

在这些在运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中,位于门头沟的鲁家山焚烧厂处理能力最大,每日可处理3000吨生活垃圾。如果按照公示的各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计算,北京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超过2.4万吨。

正加紧建设20项垃圾处理设施

面对北京市激增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这样庞大的垃圾处理能力仍有些“吃不消”。

此前,2016年,北京平均每天产生2.38万吨生活垃圾,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2100吨。按照这个速度,2020年,生活垃圾日均产量将达到3万吨左右。他介绍,目前,北京几个主要垃圾处理设施均在超负荷运行,有的甚至达到230%速度填埋。

今年,北京将再“加码”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建设20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这一数字已占目前在运设备的80%。

此前,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有5处垃圾焚烧厂是今年力推的,包括阿*卫、通州、顺义二期、密云、怀柔等焚烧处理设施。2020年,垃圾的消纳能力要跟实际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甚至要有较大弹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刑罚执行和处理方式

    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后,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刑罚执行和处理方式。包括公职开除、公务员和党籍开除、事业单位处理方式、企业人员处理方式,以及缓刑的执行方式。对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人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此外,还涉及了对缓刑犯的考察和监督、缓刑考验期的行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 刑法对单位犯罪有哪些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