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赔偿申请书的审查与处理:
1、政策法规科收到赔偿申请书后,应进行以下审查:
(1)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二条规定的3个条件;
(2)是否超过法定期限,若超过期限是否有正当理由;
(3)申请人的财产损害是否属于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为造成的;
(4)人民法院是否已受理;
(5)是否提交了证据和相关材料;
(6)申请人是否有资格提出赔偿。
2、经审查,在收到赔偿申请书之日起15日内应进行以下处理:
(1)对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报主管局长和局长同意后立案受理,并书面告知赔偿申请人;
(2)对不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经主管局长同意,裁决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将申请书退还申请人;
(3)赔偿申请书有缺项的,要求申请人限期补正,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未申请。
(二)赔偿确定:
政策法规科对立案受理的行政赔偿案件,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在查清情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赔偿意见,经主管局长审查后,提交局法制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三)赔偿:
经局法制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赔偿的,由政策法规科按决定执行。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问题。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决议无效;新公司法更强调决议程序的严谨性,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决议可撤销。董事应对董事会决议负责,违反规定造成公司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但表决时曾表明异议的董事可免责。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要授予检察院、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团体或个人等主体。在欧美国家,检察院被视为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而中国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原告的身份。然而,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事后救济,其监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