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适用范围为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执行。
城市五类环境噪声的标准值如下:
类别 | 昼间 | 夜间 |
---|---|---|
0类 | 50分贝 | 40分贝 |
1类 | 55分贝 | 45分贝 |
2类 | 60分贝 | 50分贝 |
3类 | 65分贝 | 55分贝 |
4类 | 70分贝 | 55分贝 |
(1)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城郊和乡村的该类区域执行严于0类标准5分贝。
(2)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夜间突发噪声的最大值不得超过标准值的15分贝。
环境污染罪的性质、立案标准以及最新情况。环境污染罪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一种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环境资源。其立案标准包括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显示,近年来因污染环境被逮捕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处理环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要授予检察院、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团体或个人等主体。在欧美国家,检察院被视为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而中国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原告的身份。然而,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事后救济,其监督是
政府如何通过法律措施支持垃圾分类和处理。政府可以在小区建立垃圾分类设施,设立垃圾分拣处理站,吸纳就业并促进垃圾分类。同时,政府可限制过度包装和未经处理的蔬菜进入市场,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这些措施旨在有效应对垃圾问题。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