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教育

时间:2024-09-0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053
摘要:可以说,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对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阐释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介绍了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初步分析了环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并提出了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

环境教育的紧迫性

(一)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极其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环境的正确认识不足。为了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我们必须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来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

(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根据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被概括为“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发展道路方针的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无论是文明发展道路的实现,还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不论是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或是人的素质(环境素质是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提高,都需要环境教育的贯彻和开展。

(三)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推动

根据“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的调研和分析,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感受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成人和少年环保意识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恶化缺乏充分认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公众的环境知识尚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人们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时,才会采取行动。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明显高于成人。这个发现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

结论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紧迫性体现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推动上。只有通过环境教育,我们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是当务之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协议离婚男方离婚后不履行抚养费的解决办法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 政策法规处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 有期徒刑的执行地点
  •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
  • 学生在校住宿摔伤学校有责任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