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市场和政府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市场和政府在环境保护中也存在着失灵的问题。
市场失灵表现为环境资源的产权无法明确,无法精确计算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无法公平交易环境资源,以及环境资源市场的无市场或薄市场现象。这意味着市场无法有效配置环境资源,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政府失灵则表现为政府官员存在着经济人的本性,有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可能会利用政府权力进行权力寻租,或者受到污染企业的利诱和压力,无法忠实地履行环境保护的受托义务。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需要引入第三种调整机制,即以公众参与为主的环境法实施机制。环境信访实际上就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形式,是在环境污染损害已经发生后的一种自我救济途径。
涉法涉诉环境信访是指已经由执法或司法机关受理,或者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当事人对于执法或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提出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转而向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信访途径。
涉法涉诉环境信访问题涉及到信访人、公众和政府三方当事人。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导致了信访问题的激化。因此,他们共同秉承的环境信访理念对于解决涉法涉诉环境信访问题至关重要。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的问题。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发生海难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损害。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