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跨行政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跨行政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4-07-28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118

环境联合执法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一、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原因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环境共建共保共享,浙江省积极开展了跨行政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的探索。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市经济总量约占浙江省的60%,是长三角南翼经济发展中的强市。这四个城市相互接壤且同处平原地区,河网密布,环境质量彼此影响,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环境共同体。

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发生并呈恶化趋势,杭州与周边地区的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纠纷也成为环境沉疴。近几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虽然多次通过环境执法对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长效的环境监管机制,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频频发生,给边界地区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地界不清,管辖不明,环境监管存在盲区。

由于历史原因,杭州市萧山区和绍兴市绍兴县的边界线漫长曲折,地界不清,管辖区域不甚明晰,行政管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尴尬局面。

2. 产业结构基本类同,环境污染责任难以界定。

如萧山与绍兴地区主要以纺织印染为支柱产业,污染物类似,且企业在地域上相互交错分布,水体一旦遭受污染,经过一段时间,流经一段水域后,很难快速查清污染源和确认环境污染责任主体。

3. 环境监管体制不完善。

由于受行政区域管辖限制,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难免互相推诿、扯皮,加之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机制,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也产生了相邻行政区间存在着治污不同步、力度不一致、宽严不统一等弊端。

二、跨行政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的探索与成效

为解决边界相邻地区环境敏感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突破这一难题,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市环境保护部门共同协作,勇于创新,在机构组建、制度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基本建立了统一协调、相互协作、快速高效的环境联合执法新机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供电监管总则

    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的相关内容。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全国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需要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监管内容包括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电压监测点设置、供电安全、电力社会普遍服

  •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与监督执法的区别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以及与监督执法的区别。行政监督证用于监督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确保交警部门执法合法合规。行政监督与监督执法的职责和目标不同,前者通过行政处罚促使相对人守法,后者监督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以确保依法行政。此外,文章还提及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相

  • 处置建筑垃圾单位遗撒建筑垃圾如何处罚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法律处罚规定。单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受到罚款等处罚。同时,文章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四大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增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那么环境污染中水污染是相对来说最为严重的。

  •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