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保法法律法规 >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时间:2023-11-10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380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具体建设项目大体上包括:一切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或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一切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影响的大中型水利枢纽、矿山、港口、铁路、公路建设项目;大面积开垦荒地和采伐森林的基本建设项目;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灭绝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对各种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特殊地质、地貌地区产生严重影响的建设项目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也需要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程序

一、评价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3. 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

4.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 建议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

此外,还需要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设规模和性质、选址合理性和符合环保要求程度、防治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价等问题进行结论。

二、审批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程序一般如下:

1. 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与具备相应资格证书的评价单位签订合同,委托其进行调查和评价工作;

2. 评价单位通过调查和评价制作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价工作要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建设单位在该阶段报批,但涉及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的,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

3. 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预审;

4. 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审批权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限如下:

1. 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省级区域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2. 其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限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3. 对于存在环境问题争议的项目,应提交上一级环保部门审批。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对于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分别在收到之日起30日内和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通知建设单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