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合同的主体一般包括供电人和用电人。供电人指的是具备供电营业资格的供电企业或非法人单位。除供电人外,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不具备供电人的资格。另外,供电企业委托的营业网点或营业所没有权力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因此不能被视为供电人。用电人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均有资格成为供用电合同的用电人。
供用电合同的标的物是一种无形物质,即电力。电力无法触摸或占有,但它是供用电合同的核心内容。合同的履行和权利义务的发生均围绕电力展开。
供用电合同属于持续供给合同。由于电力的供应与使用是连续的,合同的履行方式处于持续状态。供电人在发电和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有义务连续向用电人供电,不得中断供电。
供用电合同通常按照格式条款订立。为了与多个用电人订立合同,供电企业预先起草了格式条款。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按照格式条款的规定进行合同的签订。用电人对格式条款只能选择同意或不同意,而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
电力的价格实行统一定价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35条的规定:“电价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定价原则,分级管理。”这意味着电力价格由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和管理,用电人无权自行确定电力价格。
供用电合同的法律特征对于保障供电和用电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明确合同主体、特殊的标的物、持续供给的特点、格式条款的适用以及统一定价的原则,有助于确保供用电合同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可执行性。
电力投资者对所投资的电力是否有优先使用权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法定权益,如果并网运行,电力投资者有优先使用权。电力生产特点包括整体性、同时性和随机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调度安全监控有严格要求。
免责条款的特征及有效认定。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的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约定性、免责性,并以明示方式提出。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需具备真实的意思表示、双方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等法律要件。同时,免责条款应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
供用电合同的法律特征。电力作为合同标的不可替代且长期稳定性是其显著特点。此外,供用电合同属于格式合同和双务诺成合同,电力供应方提供合同内容而用电方需支付价款。合同一旦成立,双方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
建设工程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及其特征。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补救并赔偿。结算和清理条款依然有效。合同解除前必须合法有效,解除时机在合同成立后至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或符合特定条件时单方解除。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不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