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制度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侵权行为案件。在美国侵权法上,适用惩罚性赔偿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只有当被告的行为超过了社会容忍的限度,才能适用惩罚性赔偿。因此,一般的侵权行为并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判断被告行为是否超过了社会容忍的程度,需要综合考察被告的主观心理状态。当被告的心理状态存在邪恶动机、被告实施了诈欺行为、被告滥用了权利、被告由于故意或重大疏忽而不计后果、被告轻率或有意识地不顾他人权利和安全时,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证明被告人动机邪恶的情形一般包括被告的行为粗暴、残酷,或者被告对被害人极其仇视,或者被告的行为属于种族歧视或性骚扰,或者被告有计划、有预谋地加害原告等。例如,在一起案件中,商场保安指责某消费者偷窃围巾。即使该消费者出示了围巾的收据证明已经付款,保安仍然粗暴地拘留该消费者。在另一起案件中,智力有障碍的原告在自助餐厅喝了一杯可乐而没有付款,遭到被告的殴打和嘲弄。在这两个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诈欺行为具有高度的可非难性,因此,诈欺与邪恶动机共同构成最主要的给付惩罚性赔偿金的类型。构成诈欺行为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件:被告故意作出不实陈述、原告基于对此陈述的信赖而实施某种行为、原告因此遭受损害。
在经济实力和信息占有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被告很可能滥用优势地位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因此,生产商、销售商、信托关系中的受托人和保险公司等都可能成为权利滥用者。例如,在一起案件中,被告作为石棉产品的生产者故意隐瞒石棉产品对人体的危害性。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在美国的判例中,原告原则上不能请求被告就其过失行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然而,对于被告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况,各州的态度略有不同。亚利桑那、**狄格、堪萨斯等州要求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而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等州则不要求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对于现实损害是否构成惩罚性赔偿的要件之一,美国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法院认为,除非原告能够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否则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然而,也有一些州的法院认为,只要原告能够证明被告违反法定义务即可。还有一些州采取折衷主义态度,不要求原告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而直接请求惩罚性赔偿。因此,美国法院对于现实损害是否构成惩罚性赔偿的要件之一尚未达成共识。实际上,即使将现实损害列为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原告在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方面仍然面临困难。特别是在某些因侵犯人格尊严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中,被害人很难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
在请求补偿性损害赔偿的案件中,被害人只需证明损害的发生是被告行为的结果。然而,在请求惩罚性赔偿的案件中,被害人不仅要证明损害的发生源于被告的行为,还需证明被告在行为时存在上述心理状态。因此,惩罚性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举证要难于补偿性损害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举证。
惩罚性赔偿并不是独立的请求权,必须依附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规定,签订的关于电梯安装的劳务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安装周期、劳务费用的支付、双方责任、社会保险、违约责任、合同的终止、争议解决方式和附则等。乙方负责电梯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甲方提供协助和支持。双方约定了具体的
如何获取股东抽逃出资的证据。文章介绍了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股东抽逃出资包括多种情形,如将出资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转出等。股东抽逃出资需承担对公司、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民事责任。股东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等。获取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玛莎拉蒂司机拒绝和解的情况。在我国,刑事和解需双方自愿,如一方拒绝,司法机关应及时审判。对于醉酒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基于当事人的行为及过错程度。如果当事人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