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安全保障责任 > 如何认定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如何认定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时间:2024-10-31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7035
【惩罚性损害赔偿】追究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要件

惩罚性赔偿制度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侵权行为案件。在美国侵权法上,适用惩罚性赔偿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 被告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具有特定性

只有当被告的行为超过了社会容忍的限度,才能适用惩罚性赔偿。因此,一般的侵权行为并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判断被告行为是否超过了社会容忍的程度,需要综合考察被告的主观心理状态。当被告的心理状态存在邪恶动机、被告实施了诈欺行为、被告滥用了权利、被告由于故意或重大疏忽而不计后果、被告轻率或有意识地不顾他人权利和安全时,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2. 邪恶动机

证明被告人动机邪恶的情形一般包括被告的行为粗暴、残酷,或者被告对被害人极其仇视,或者被告的行为属于种族歧视或性骚扰,或者被告有计划、有预谋地加害原告等。例如,在一起案件中,商场保安指责某消费者偷窃围巾。即使该消费者出示了围巾的收据证明已经付款,保安仍然粗暴地拘留该消费者。在另一起案件中,智力有障碍的原告在自助餐厅喝了一杯可乐而没有付款,遭到被告的殴打和嘲弄。在这两个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3. 诈欺

诈欺行为具有高度的可非难性,因此,诈欺与邪恶动机共同构成最主要的给付惩罚性赔偿金的类型。构成诈欺行为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件:被告故意作出不实陈述、原告基于对此陈述的信赖而实施某种行为、原告因此遭受损害。

4. 滥用权利的行为

在经济实力和信息占有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被告很可能滥用优势地位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因此,生产商、销售商、信托关系中的受托人和保险公司等都可能成为权利滥用者。例如,在一起案件中,被告作为石棉产品的生产者故意隐瞒石棉产品对人体的危害性。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过失行为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

在美国的判例中,原告原则上不能请求被告就其过失行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然而,对于被告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况,各州的态度略有不同。亚利桑那、**狄格、堪萨斯等州要求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而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等州则不要求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惩罚性赔偿的要件之一:现实损害的存在

对于现实损害是否构成惩罚性赔偿的要件之一,美国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法院认为,除非原告能够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否则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然而,也有一些州的法院认为,只要原告能够证明被告违反法定义务即可。还有一些州采取折衷主义态度,不要求原告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而直接请求惩罚性赔偿。因此,美国法院对于现实损害是否构成惩罚性赔偿的要件之一尚未达成共识。实际上,即使将现实损害列为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原告在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方面仍然面临困难。特别是在某些因侵犯人格尊严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中,被害人很难证明遭受的现实损害。

因果关系的存在

在请求补偿性损害赔偿的案件中,被害人只需证明损害的发生是被告行为的结果。然而,在请求惩罚性赔偿的案件中,被害人不仅要证明损害的发生源于被告的行为,还需证明被告在行为时存在上述心理状态。因此,惩罚性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举证要难于补偿性损害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举证。

惩罚性赔偿必须依附于补偿性损害赔偿

惩罚性赔偿并不是独立的请求权,必须依附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书

    白XX因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一案。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在量刑和民事赔偿主体认定上存在错误。量刑方面,虽然认定白XX具有自首等法定从轻情节,但判决仍偏重;民事赔偿方面,白XX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应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一审法院却判令雇员承担

  •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

    一起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件。借款人刘某未按时还款,担保人崔某也未履行担保责任,引发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崔某的保证责任方式。评析指出,虽然借条上注明崔某为一般保证,但法律解释认为该注明不具备法律上的意义。最终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认定崔某应承担连带责任

  • 夫妻存续间的债务分配方式

    夫妻存续间的债务分配方式。在共同债务中,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决定分配方式,可以是各自清偿或一方全额清偿后在财产分割时追讨。夫妻内部按份额承担债务,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还讨论了夫妻共同债权的认定,包括债权产生意图、实现目的和产生时间等因素。

  • 离婚后债务转移问题的法律解析

    离婚后债务转移问题的法律解析。离婚后,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终止,债务不能转移给对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包括夫妻是否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和是否分享债务利益。离婚后,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共同偿还,夫妻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协议不能对抗债权人

  • 玛莎拉蒂司机拒绝和解,如何处理
  •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保障了工伤职工权利
  • 主犯和从犯的认定一样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