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微信文章造谣被阅读多少次会被判刑

微信文章造谣被阅读多少次会被判刑

时间:2024-10-16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433
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由言论的倡导,导致许多群众在网络平台上肆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一些道听途说言论。可能一些人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并不会触犯到什么法律,所以肆意妄为。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文章造谣带来的法律后果,希望大家一起来进行探讨阅读,分享自己的观点。

微信文章造谣被阅读多少次会被判刑

根据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于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的造谣信息,如果其被阅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将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造谣诽谤情节严重的行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当前,网络信息的激烈碰撞导致了一些不实言论的出现和传播,这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虚假信息的扩散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不实言论进行法律规制。

刑事责任的承担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制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行为,将会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当微信文章的造谣信息被大量阅读或转发时,即达到五千次以上的阅读浏览次数或五百次以上的转发次数,将会被视为情节严重,相应的刑事责任将予以追究。

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一环。对于利用信息网络故意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对微信文章造谣行为的严格打击,可以有效地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当微信文章造谣被阅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时,将会受到刑事处罚。这一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的法律维权途径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12315小程序助力维权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的全新“12315”小程序如何助力消费者维权。小程序自1月9日上线以来,广泛应用于微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投诉、举报及查询维权知识的便捷途径。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随时查看投诉举报的反馈进度,为原有电话服务体系提

  • 微信朋友圈摇骰子活动是否构成电信诈骗

    微信朋友圈中的摇骰子活动是否构成电信诈骗。电信诈骗通常涉及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支付款项或转账。摇骰子活动若以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特别是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标准并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则可能构成电信诈骗。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将

  • 非法金融传销隐身微信朋友圈,我们如何躲避风险

    非法金融传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隐蔽风险。传销人员利用互联网和金融概念进行非法活动,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涉及人群广泛。金融传销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持,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损失。银监会等部门已发布预警提示,提醒投资者警惕此类风险

  • 微信上的威胁犯罪构成报警吗
  • 微信购物纠纷解决途径
  • 没有签订合同的微信定金可以退还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