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著作权 > 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

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

时间:2024-07-0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556
网络名誉侵权的内涵是什么呢,怎样认定网络名誉权侵权呢,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呢,初始作者与传播者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怎样的呢,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

网络名誉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个人或组织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其名誉的权利,包括获得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和免受侮辱、诽谤等加害行为的权利。网络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的内容是一致的。

一、网络名誉侵权的认定责任

过错原则是传统名誉侵权的归责原则,即侵权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才能承担责任。然而,由于网络名誉侵权具有其特殊性,归责原则需要分别考虑直接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

(一)初始作者与传播者的过错责任原则

初始作者是侵权言论的直接制造者,其地位与传统名誉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人相似。因此,初始作者的侵权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对其基于主观故意或过失而实施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承担法律责任。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加害人需要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承担侵权责任。然而,对于侵害公职人员或社会公众人物名誉权的情况除外。传播者基于贬低他人名誉的故意实施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时,其行为类似于原始作者的侵权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传播者在网上无意造成的侵权,法官可自由裁量传播者承担的责任份额。

(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

美国法学界提出了三种归责原则,用于确定网络服务提供商因第三方侵权而承担责任。

(1)疏忽责任原则:如果网络服务提供商未尽到对第三方在网上发表内容的名誉侵权行为进行合理监管的义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严格责任:网络服务提供商因第三方在网上发表内容的名誉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承担责任。

(3)不承担责任或有条件免责原则:网络服务提供商对第三方在网上发表内容的名誉侵权行为几乎完全免责,或者有条件地承担极小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类型及其认定是什么

    关于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目前法学界认识未尽一致:有的认为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只能是利用网络媒介侵害他人名誉的网民,包括公民、法人;有的认 为还应当包括网络经营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主体类型的不同,其在认定上也有很大不同。而对于利用网络实施侵权的网络 用户

  • 网络名誉侵权是什么,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

    网络名誉权的含义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延展,指名誉主体在国际互联网及计算机存储这一特殊领域内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其名誉,获得客观公正之社会评价以及免受侮辱、诽谤等加害行为的一种人格权。网络名誉权的内容和传统名誉权是一致的。正如王*明教授所说,

  • 网络名誉侵权怎么处罚

    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

  • 如何认定捏造事实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在认定本行为时,要注意和诽谤罪以及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诽谤行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还包括过失。两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诽谤行为必须是捏造的事实,而侮

  • 网络名誉权侵权如何认定责任
  • 网络侵权名誉权主体
  • 网络名誉权侵权认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