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图书侵犯出版者权吗
时间:2024-06-22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会购买一些书籍,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可能会购买盗版书籍,盗版书籍比正版便宜很多,那么盗版图书是否侵犯出版者的权利?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盗版图书是否侵犯出版者权益
第一类授权:专有出版权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出版"的定义是指对作品进行复制和发行。当作者将图书作品的出版权授予出版社时,出版社在授权范围内享有该图书作品的专有出版权,即复制和发行的权利。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这条规定保护了图书作品的出版者。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复制品的出版者或制作者无法证明其出版或制作是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电影作品的制作者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无法证明其发行或出租的复制品具有合法来源,他们将承担法律责任。这条规定表明,在没有合法来源的情况下,销售盗版图书的行为侵犯了出版社的图书发行权。因此,在此类案件中,作为原告的出版社有权指控盗版图书的制作者和销售者侵权,并提供证据证明其享有被指控侵权图书的专有出版权。
第二类授权:仅享有复制权
如果出版者仅享有图书作品的复制权,而发行权由作者保留或授权给第三方行使,出版社的诉讼权将受到限制。例如,出版社针对盗版图书制作者提起诉讼,由于出版社仅享有图书作品的复制权,这一权利属于出版社的民事实体权利,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出版社有权提起复制侵权的诉讼。然而,出版社无法单独对销售盗版图书的人提起诉讼,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被诉图书的发行权由作者保留或授权给第三方行使,出版社并不享有图书作品的发行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应该是作者本人或者由作者授权的第三方。
第三类授权:专有使用权
如果作者将图书作品的专有使用权授予出版社,那么出版社有权针对任何制售盗版图书的人提起诉讼。根据《著作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专有使用权的内容根据合同约定,如果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被许可人有权排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这一规定实际上表明,被许可人享有的权利远远超过了专有出版权人的授权,其中包括图书作品的独占性复制权和发行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主要包括默示担保条件、明示担保条件以及产品缺陷三个方面。默示担保条件依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来认定责任;明示担保条件则是生产者明确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依据;产品缺陷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即使产品
-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模仿行为不构成侵权,而侵权指的是侵犯他人名誉、版权等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及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模仿表演若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将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表演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包括身份保护
-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音乐是否侵犯版权?
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音乐作品是否侵犯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个人分享音乐作品属于个人欣赏范畴,不构成侵权,但应标明作者和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其他权利。此外,音乐平台已获得授权,个人在其平台上分享音乐作品也不构成侵权。
-
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我国《著作权法》下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盗版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盗版行为可能面临制止、消除侵权后果、赔偿损失等法律手段,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盗版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共同维护正版市场的发
-
如何规避网络转载的版权问题
-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
-
海口商标侵权处罚金额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