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致人健康权受损害如何处理
时间:2024-08-23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危及到经济的发展,更威胁到人类的存续。环境污染造成人身损害的案例屡见不鲜,各种有毒废水、废气的排放,都有可能使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污染导致人身健康权受损的处理方式
一般处理方式
环境污染导致人身损害的案件,通常应首先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满意并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对行政处罚和损害赔偿的处理决定不满意并依法一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应按照行政诉讼程序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如果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仅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应按照民事案件程序受理。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的定义
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全社会乃至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增加,环境形势变得严峻。这些因素使公众比以往更加关注生存和生活环境,更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增强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各种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噪声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如煤气、蒸汽、热气)、粉尘危害(如尘埃、沙尘、砂等)、光污染和废水污染等。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人们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各类污染带来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追求和实现生存和生活质量利益时过于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即不当利益追求与利益追求的不当。近年来,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与环境行政诉讼具有特殊性有关。需要根据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根据实际研究,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主要包括:环境行政主体内部利益机制冲突,环境行政诉讼的被告往往是影子被告,真正的被告是政府;所指向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价值选择非常模糊,使得环保部门在干预时犹豫不决,不能一概否定,有时需要给予加害人(企业)一定的发展空间,对受害人保留保护;一般行政诉讼主要保护弱势一方即原告利益,而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并非一定处于弱势;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具有较高的技术性。
环境行政诉讼的制度创新
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行政诉讼问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针对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解决环境行政主体内部利益冲突的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部门内部的利益协调机制,确保环境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2. 明确环境行政诉讼的被告身份:确保环境行政诉讼中真正的被告是政府,从而使政府在环境行政行为中承担起责任。3. 确定环境行政行为的价值选择:制定明确的环境行政行为标准,使环保部门在干预时能够根据标准进行判断和决策,保护加害人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4. 平衡环境行政诉讼中的利益:在制度设计和法院判断时,要平衡加害人(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受害人的保护,确保公正和公平。5. 强化环境行政诉讼的技术性:提高环境行政诉讼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确保诉讼程序的严谨和准确性。通过以上制度创新,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行政诉讼中的问题,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促进环境保护和建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调查报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
环境污染治安处罚的原则
环境污染治安处罚的原则,包括处罚法定原则、过罚相当原则和责任自负原则。处罚必须依法进行,主体和依据需是法定的;处罚应与违法行为情节、性质、事实及社会危害程度相一致;违法环境行政相对人应亲自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得由他人代为承担。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
-
刑法中环境污染罪名具体包括哪些
-
污染环境罪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