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举证责任不合理要如何
时间:2024-05-02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财产,只是有些人会为了个人的权益去污染环境,在这个时候看到侵权的人就要去举证,依法追究侵权者的责任,只是举证也要合理。那么,环境侵权举证责任不合理要如何?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重新分配环境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
一、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环境侵权行为作为一种结果责任,在我国以及世界多数国家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意味着,无论侵权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环境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加害人就需要承担责任。因此,在环境侵权行为案件中,无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只需证明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其他三个要件,即可确定侵权责任。因此,举证责任只需要在剩下的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二、受害人承担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
环境排放污染物本身并不必然具有违法性与可责性。因此,受害人在起诉时需要举证证明存在侵权行为。如果将这一举证责任转移给侵权人,将导致众多企业疲于应诉,浪费社会资源。当然,侵权人也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没有侵权行为,从而证明自己不适格成为被告。
三、受害人承担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
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包括经济上和非经济上的损失。经济上的损失包括对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的直接损失,非经济上的损失包括对人的正常生活、学习造成的妨害和精神上的伤害。受害人在起诉时需要具体举证损害的范围、程度、具体数额及计算方式。
四、侵权人承担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环境侵权行为中,侵权人除了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和损害后果外,还需要证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并不难确定。然而,在环境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的确定对于普通受害者来说存在困难。环境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和持续性,原因行为也往往复杂多样,可能存在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的情况。另外,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有些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无法全面正确认定。加上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增加了受害人承担举证不利进而败诉的风险,导致权利救济不能得到实现。基于以上特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6条对环境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举证责任进行了倒置的分配。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调查报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土地功能丧失、森林或其他林木死亡、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解释了在认定环境污染行为时适用的法律标准。
-
商标专用权受到侵害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商标侵权,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首先要明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然后针对各种侵权行为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具体形式,侵权商品的数量,侵权行为的准确发生地点。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
-
特殊侵权是否可以庭外和解
-
特殊侵权与一般侵权的规则
-
建筑物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