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也称为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具体侵权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二要件说和三要件说,其中的分歧在于是否以行为的违法性为其构成要件。三要件说认为,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要件是:(1)污染环境的行为具有违法性;(2)有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事实;(3)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与污染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二要件说认为,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是:(1)须有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事实;(2)须损害与污染环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本文认为,二要件说更合理。在工业社会,人们的行为更多的受到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约束。违反了强制性标准就是违法,符合标准的行为就是不违法,但是没有违反标准造成损害的情况也很常见,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方面。因此,即使排放污水行为不违法,也要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责任。
国内大多数学者将污染环境的损害事实作为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然而,本文认为将污染环境的危害作为构成要件更为确切。污染环境具有复杂、潜伏时间长等特点,将污染环境的危害作为要件可以包括污染行为发生之初的潜在危险和已经造成的损害事实。这样的要件更有利于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
在环境侵权领域中,因果关系是指污染环境的损害事实与环境污染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认定比一般侵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更为复杂,特别是在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公害病”方面。因此,对于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认定,应当采用举证责任转移和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
举证责任转移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后,对这种主张应由对方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在环境侵权方面,如果原告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害是被告造成的,那么举证责任就转移到被告一方。如果被告不能证明损害不是其造成的,那么可以推定被告的侵害和原告所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应用的一项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如果被告不能证明损害不是其造成的,那么可以推定被告的侵害和原告所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的问题。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发生海难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损害。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工业废水中多种有害物质排放的浓度标准,包括汞、镉、六价铬等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pH值、悬浮物等的水质参数。对于每种物质,都规定了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并对特定工业废水情况做出了详细说明。此外,还提到了造纸、化纤浆粕和制革等特定工业废水的生化需氧量及化学耗氧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项目的合同范本,涉及项目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保证单位、协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以及项目的目的、预期目标、实施地点、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等。合同还明确了经费概算、参加人员和任务分工以及共同条款等内容。合同旨在保护农业野生植物,
环境保护的定义、内容以及重要性。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潜在或现实环境问题,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行动。其内容包括防止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以及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中国已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关法规以保障其执行。最新环保法明确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