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也称为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具体侵权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二要件说和三要件说,其中的分歧在于是否以行为的违法性为其构成要件。三要件说认为,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要件是:(1)污染环境的行为具有违法性;(2)有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事实;(3)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与污染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二要件说认为,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是:(1)须有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事实;(2)须损害与污染环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本文认为,二要件说更合理。在工业社会,人们的行为更多的受到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约束。违反了强制性标准就是违法,符合标准的行为就是不违法,但是没有违反标准造成损害的情况也很常见,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方面。因此,即使排放污水行为不违法,也要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责任。
国内大多数学者将污染环境的损害事实作为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然而,本文认为将污染环境的危害作为构成要件更为确切。污染环境具有复杂、潜伏时间长等特点,将污染环境的危害作为要件可以包括污染行为发生之初的潜在危险和已经造成的损害事实。这样的要件更有利于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
在环境侵权领域中,因果关系是指污染环境的损害事实与环境污染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认定比一般侵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更为复杂,特别是在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公害病”方面。因此,对于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认定,应当采用举证责任转移和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
举证责任转移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后,对这种主张应由对方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在环境侵权方面,如果原告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害是被告造成的,那么举证责任就转移到被告一方。如果被告不能证明损害不是其造成的,那么可以推定被告的侵害和原告所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应用的一项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如果被告不能证明损害不是其造成的,那么可以推定被告的侵害和原告所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禁止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使用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禁止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以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在处置工业垃圾和海上试油时,也必须遵守规定,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环境污染侵权中,举证责任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被告应证明自己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的情况,否则原告的主张成立。原告需要证明被告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和自己受到了损害的
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在环境污染侵权中,举证责任分配采用的是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2012年7月6日,腾某因广西省**隆安危险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诉至法院。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有别于一般的侵权行为,如何合理的分配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是处理好环境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