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建筑物等侵权 > 天降水泥砸晕人构成故意伤害吗

天降水泥砸晕人构成故意伤害吗

时间:2023-10-1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921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以生高空坠物致人受伤的情况,严重者甚至造成路人出现死亡,高空坠物大部分情况是属于意外,因为一些不可预防因素或者不小心造成的。那么天降水泥砸晕人构成故意伤害吗?手心律师网为大家进行解答。

天降水泥砸晕人构成故意伤害吗

高空坠物的行为通常是过失造成的,很少是故意的。因此,只有当高空坠物是有人故意扔的时候,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高空坠物造成的人员伤亡,只有当有实际后果发生时才能定罪,如果没有后果,就不能定罪。

高空坠物伤人的归责原则

在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并不是对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推定,而是对高空坠物的侵权行为本身和损害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推定。因此,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特别规定下,加害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高空坠物案件中采用无过错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案件的顺利开展。尽管会涉及到无辜的业主参与诉讼,但通过其他业主的行为能更好地推动案件进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加害人。

其他业主并不直接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而是在不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情况下才承担补偿责任。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寻找线索发现加害人,或者用证据证明自己当时不在现场或坠落物与自身无关而免予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合理分配不幸损害为基本思想,这正是《侵权责任法》第87条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同时也为第87条规定提供了责任分配的依据。

因此,高空坠物伤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1、责任主体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承担补偿责任。相较于建筑物的全体使用人,限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排除了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主体,体现了公平原则。此外,根据第87条的规定,让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不会导致受害人无法获得救济,也不会因过多的义务人导致补偿数额过小,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因此,这一立法规定是合理的。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5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2、责任类型

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何种责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原因如下:

(1)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稳定。

(2)有违公平原则。公平是相对的,虽然要多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为某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有失公平,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损害的最小化。因此,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

(3)连带责任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在一人承担连带责任全部赔偿后,其他人可能会互相推诿,导致新案件的产生,客观上增加了法院的负担。

综上所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按份责任较为适宜。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此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

3、免责事由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因此,在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1)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确定了具体的侵权责任人。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

(3)不可抗力。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坠落,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承担责任,那么在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时更应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包括建筑物的使用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以及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同时介绍了高空坠物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被告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 故意伤害罪是否适用取保候审

    故意伤害罪适用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依据我国法律,是否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特殊情况如疾病、怀孕等,可申请取保候审。同时,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满足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义务等条件,并由公安机关执

  • 高空坠物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

    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建筑物所有人或管理人需承担安全责任,遵循过错推定原则。面对法律价值的冲突,应平衡责任,强调公共秩序和公平。建筑物所有者或管理人在无法明确责任主体时需承担连带责任,即使建筑单元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分离,管理者或占有者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诉讼流程以及归责原则。原告资格方面,与死者具有法定关系的人都有权利代表死者提起诉讼。诉讼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提交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等。归责原则方面,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

  • 泼汽油未点燃是否构成未遂故意伤害罪?
  •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 招摇撞骗罪33万判几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