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采取的是二审终审制度,一般提起离婚诉讼时,如果经过二审后对判决仍然不服的,不能在六个月内以同样的离婚理由提起诉讼。(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2020-05-25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以上十项内容就是行政法以及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行政诉讼的受
2020-05-25
一是找警察局及上级警察部门;空间效力又称地域效力,行政诉讼法的空间效力是指行政诉讼法适用的地域范围。中国行政诉讼法原则上采用属地原则确定对人的效力,凡是在中国领域内进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均适用中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事的效力是指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020-05-25
本文仅就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条件进行探讨。行政不作为可以行政诉讼,但是有条件《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受案范围是: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2020-05-25
在行政诉讼中,管辖权异议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当事人认为并提出该人民法院对该行政案件没有管辖权。受案人民法院应对此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移送或驳回的裁定。我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十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收
2020-05-25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第十七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十九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六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
2020-05-25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才能得到明确的表达,这种方式越科学,受案范围的划定就越准确。混合式是将上述两种方式混合使用,因此合式不失为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较好方式。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采取这样的确立方式显然既简单明确又不失全面,而且照顾到
2020-05-25
列举式是指由成文法和判例法明确规定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诉讼和不能提起诉讼的范围。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确定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首先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边际界线明确,具有较高的指导实践的实用性能。因此,我认为现行行政诉讼法采用列举式确定
2020-05-25
对没收财产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属于受案范围吗?(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以上十二项内容就是行政法以及行政诉讼法明确规
2020-05-25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主要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有关行政诉讼应予受理的案件范围和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围,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共七个法条对此做了规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和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最新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司法解释增加规定了五种不可诉的行为,包括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过程性行为、协助执行行为、内部层级监督行为、信访办理行为,进一步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边界,防止滥诉现象。为确保行政
2020-05-25
凡是依照《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都适用行政诉讼法来审理解决。第二十八条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2020-05-25
新《行政诉讼法》通过扩大受案范围,禁止行政机关干预受案,规范起诉状递交程序,防止老百姓轻易地被堵在行政诉讼的门前。新法有望在一定程序上缓解立案难问题,让“民告官”能更容易些。单从法条来看,《行政诉讼法》把受案范围局限在侵犯公民人身权益和财产权利的具体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