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的失火行为造成了他人重伤或者死亡、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没有过失放火罪这个罪名,应该是失火罪。
2024-03-19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2024-03-11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而言,放火罪构成要件如下:。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
2024-03-08
在野外乱扔烟头,失火导致火灾,必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才构成犯罪,涉嫌失火罪或放火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
2024-02-26
火灾会涉及到失火罪,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等,犯失火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另外还涉及到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2024-02-16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过失放火构成刑事犯罪的,能不能取保候审要依据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而定的,符合条件的辩护人、当事人亲属可以申请。(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2024-01-17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
2024-01-07
如果其是为了报复某个人或一群人,企图危害他们的生命安全,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可以定放火罪,则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本法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
2023-12-26
放火情节严重的是指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
2023-12-26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
2023-11-26
未成年人,根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放火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判处的,最轻是判处三年的有期徒刑,最严重是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023-11-05
罚款是属于行政处罚的处罚措施,而放火罪是属于刑事犯罪,刑事犯罪是处罚金,但放火罪是没有罚金的。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
2023-11-04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
2023-09-25
《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7-08
故意放火烧别人家房子涉嫌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司法实践中,就算犯罪嫌疑人放火的目的是针对受害人的,可是放火行为有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不受犯罪嫌疑人控制的,所以,无论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放火烧别人家的房子,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3-06-30
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包括有: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的一贯表现。是否多次寻
2022-11-0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