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拆除的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的所有人与主张权利的被拆迁人不同时,还需要提交证明拆迁人对于被拆迁房屋享有接受补偿安置权利的证据; 已达成前拆补偿协议的,还应当提交拆迁补偿协议;经过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裁决的,还应提交裁决书; 向被拆迁人支付补偿金、房屋搬迁
2020-05-25
由于一些小型企业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其所有权和管理权过度集中、内部控制有限而缺乏充分的分工和牵制、收入来源单一、会计记录简单而导致会计记录不完整等情况,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无法设计和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无法获取充分而适当的审计证据。为此,注册会
2020-05-25
写出事实和理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证据。证据包括照片以及房产证等。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相邻权的界定有其深刻的道德价值;其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第八十六条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2020-05-25
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指示提单一经背书即可转让,意味着背书人确认该提单的所有权转让。指示提单背书有空白背书BLANKENDORSEMENT和记名背书SPECIALENDORSEMENT两种:空白背书是由提单
2020-05-25
婚后一方接受继承所得的财产,是指依据继承法的规定所继承的遗产,遗产包括公民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因此因继承所得的财产也不以所有权为限。此类财产的取得纯粹系基于夫妻一方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而依法享有的继承
2020-05-25
离婚诉讼中,夫妻双方对某项财产所有权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双方特别是主张个人财产一方应负举证责任,提供证据,如婚前购买的发票、转账依据等。如不能举证,法院又收集不到证据,对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无法查明时,法院倾向于推定该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双方所有
2020-05-25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合同法》第68、69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遵循合同自治原则,依《合同法》第93条的规
2020-05-25
第一条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第三条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
2020-05-25
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证据保全必须详细列明申请保全的证据情况。申请人依法享有权利的凭证以及侵权行为的证据或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担保人对担保财产必须拥有完全的所有权或处
2020-05-25
公告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所公告的经营网站备案申请持有异议,均可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书面异议声明。主张且有证据证明,主张权利人对申请备案的网站拥有所有权。
2020-05-25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但实践中,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的重点往往是对自由刑和生命刑的监督,对包括没收财产在内的附加刑的监督力度相对不够。对财产所有权存在异议的执行对象,要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此财产确实
2020-05-25
如果单独只有房产公证书那么不能作抵押,房产是以登记为准,只有取的房屋产权证后才有权利处理,抵押贷款,公证书只能做对某一个事件的证据作用,所以,必须取得产权证才能抵押贷款。第三十四条 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原《房屋所有权证》
2020-05-25
如系一户一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且有证据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如与其他近亲属合户居住。另外,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两个方面。但在农村合法继承的房屋,其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房屋所有权而转移。
2019-08-0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