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除非拔掉电池,卸掉SIM卡,手机才能不被定位。一般普通级别的手机定位方式有三种。不过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SIM卡还没有拔掉,那可以参考第三种方案。公安机关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2020-07-21
第三百四十七条 报请复核的报告,应当写明案由、简要案情、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一)被告人、被害人的基本情况。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抓获被告人、侦破案件,以及与自首、立功认定有关的情况,应当写明;包括上诉理由、检察机关意见,第二审审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认定的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定案件事实,应当以证据为根据,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指控犯罪时,应当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由此可见,技术侦查措施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但是具体如何
2020-07-21
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高检院办公厅刑事技术室,1988年刑事技术室升格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局,同期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科学研究所。2007年登记为司法鉴定中心。是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并已在当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了备案
2020-05-25
主要是电子数据。取证设备和过程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并保证所收集、提取的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客观性。有条件的,侦查人员应当对相关活动进行录像。对数据统计数量、数据同一性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出具说明。网络犯罪的时候有证据要将犯罪嫌疑人抓拿归案,想要详细了
2020-05-25
远程勘验,侦查人员通过技术手段截获赌博网站的代理账号及登录密码,并获取使用该账号的IP地址,后在见证人的见证下使用该账号登录,查看其下线代理、参赌会员的数量和名称,并通过选取起始日期生成综合报表,显示在选定时段内接受投注金额、代理占成比例、代理佣金比例
2020-05-25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技术侦查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在用常规侦查手段获取毒品交易信息的难度还是很大,所以运用技术侦查措施侦破这类案件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程序你知道吗?适用程序上,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由公
2020-05-25
3、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2020-05-25
我国公安部门采取技术侦查手段侦查时,需要审批吗?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自行决定与执行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同时赋予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决定权,但执行权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
2020-05-25
反贪侦查工作中,贯彻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新规定急需破解的难题之一就是“技术侦查措施”与“现代侦查技术”的区分及规范适用。早在2010年,为破解反贪案件线索来源枯竭、侦查手段单一、案件突破单纯依赖犯罪嫌疑人口供等工作难题,高检院反贪总局在全国检察机关反
2020-05-25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贿赂罪包括三个罪名,即:受贿罪、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作为贿赂犯罪较之其它犯罪而言,是一种高智能的“隐形犯罪”。相对于运用其它侦查手段而言,更有利于检察机关深入查办贿赂犯罪案件。以取得案件再生的证据,达到“欲擒故纵”
2020-05-25
所谓“技术侦查”,广义上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侦查手段的总称;狭义上是专指侦查中运用的某些特殊侦查手段(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控、电子监控、秘密拍照或录像、秘密获取某些物证、邮件检查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
2020-05-25
因当事人较为了解自身权利及产品特点、技术特征及行业所涉及的范围,所以自行取证目标性较强。涉嫌侵犯制造方法专利权的,管理部门可以要求被调查人进行现场演示。涉及产品专利的,可以从涉嫌侵权的产品中抽取样品。所以,在侦查机关办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过程中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