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用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则同时触犯本罪和放火罪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
2023-02-08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022-12-12
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包括有: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的一贯表现。是否多次寻
2022-11-04
高空抛物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此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共有四十七个罪名,具体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
2022-08-24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般的放火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会被认定为犯罪。因此,可以说,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罪,关键是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2022-08-17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本质区别。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
2022-08-05
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罪,关键是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而将火势有效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放火放火罪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
2022-07-15
放火罪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
2022-06-06
但如果村民主观上具有放火的故意,并且客观上焚烧秸秆的行为危及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则算放火罪。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
2022-05-17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般的放火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会被认定为犯罪。因此,可以说,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罪,关键是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2022-04-28
放火罪是指犯罪行为人焚烧公私财物,侵犯他人的人身安全,危害社会公共财物的行为。
2022-03-25
放火罪是指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烧炭不等于放火,烧炭自杀也并未产生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且行为人主观上也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如果放火行为侵害的只是某一较小的财物,例如烧几件衣物、一件小家具、小农具等价值不大的公私财物,不构成放火罪。但是,如果行
2022-03-02
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放火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022-02-08
、实施放火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
2022-01-25
放火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放火罪立案标准: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
2022-01-02
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涉及罪名放火罪、失火罪、决水罪、过失决水罪、爆炸罪、过失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方式具体如下:。(一)基本罪状: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
2020-07-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