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期间的人可以离婚,但由于受限于人身自由,无法亲自前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宣告失
2024-10-05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男方在服刑期间可以提出离婚申请,并且法院判决离婚后不需要领取离婚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男方在坐牢期间无法支付抚养费,之后应当补足。根据《婚
2024-10-04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夫妻一方在服刑期间的,另一方是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向自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父母的离婚,无疑会给子女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痛苦。有的案件经
2024-10-02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类型,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对于故意伤害罪犯,一般会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并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恶劣者可能会被判处死刑。那么,故意伤害罪犯在服刑期间是否需要赔偿受害人呢?根据相关法律
2024-10-02
本文介绍了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离婚方式。对于服刑人员的离婚,需要向监狱申请离监办理,并由监狱协调婚姻登记机关到监狱办理离婚登记。而诉讼离婚则是一方在住所地法院提起离
2024-10-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如果一方坐牢,另一方想要离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由法院判决离婚。服刑人员只能通过法院诉讼判决离婚,因为协议
2024-09-29
一般情况下,现役军人和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专门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脱逃期间的犯罪,如果是在犯罪地捕获并发现的,由
2024-09-28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认罪服法,积极劳动,努力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但是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司法实践中,不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受到了上述宽
2024-09-28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只要在服刑期间积极表现,符合条件就可以减刑。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
2024-09-28
服刑期间的人可以离婚,但由于人身自由受限,无法亲自去民政部门办理手续,只能通过诉讼离婚。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双方应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2024-09-27
犯罪人员在监狱内服刑的,要遵守监狱的服刑制度,在监狱里面服刑是不需要用到钱的,如果狱警发现服刑人员有携带现金的,也会没收现金,所以犯人在监狱里面服刑是不能取钱的。通过上述的分析,现金是属于服刑期间禁止携带的物品之一,所以罪犯在监狱中不能持有现金,也没
2024-09-24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抢劫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申请减刑,但是有限制性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
2024-09-23
如果监狱犯人因病正常死亡,监狱如果没过错不承担任何责任,不予赔偿。 第七十三条 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监狱应当立即通知罪犯家属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监狱的医疗
2024-09-22
服刑期间,服刑人员可以申请离婚,但由于限制人身自由,需要通过法院办理离婚手续。如果服刑人员想要离婚,可以请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人将代表其进行诉讼离婚流程。根据《中华
2024-09-17
男方服刑期间可以通过诉讼离婚,需要无罪方在自己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在诉讼过程中调解离婚,以节省时间。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
2024-09-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服刑期间,如果另一方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经破裂,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
2024-09-1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