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证需要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办理时需要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等材料。
2024-12-10
可以,只有一本结婚证也可以离婚,但是协议离婚必须当事人亲自到场办理。《婚姻法》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
2024-12-09
离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协议离婚的情况下,双方需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在冷静期后申请离婚证;2、诉讼离婚的情况下,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被判准离婚,判决生
2024-12-06
离婚证办理相对来说比较麻烦。首先男女双方需要到相关部门登记,以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离婚证照片要求为两张2寸彩色照片,规格为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尺寸为3.5×4.5(cm)。办
2024-12-05
再婚手续需要离婚证。如果离婚是经过法院调解或者判决的,需要出具法院的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如果是知道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的,需要出具离婚证。再婚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
2024-12-05
结婚没登记的不用办离婚证。结婚没登记的,如属于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离婚的只能通过诉讼离婚;属于1994年2月1日的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则未形成婚姻关系,不用办离婚证。内地居民自愿
2024-11-30
协议离婚非要双方同意才能离,协议离婚的双方要就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好,然后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经过三十天冷静期,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解除婚姻关系。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
2024-11-30
办理离婚证,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之后,要经过三十天冷静期,申请发给离婚证的,才解除婚姻关系。办理协议离婚的,要就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好,然后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
2024-11-30
没有登记结婚双方不能办理离婚证,因为办理离婚证是需要结婚证的。但是如果双方在1994年之前已经符合事实婚姻的条件,那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生效的离婚判决书也是离婚证明。(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
2024-11-29
离婚迁移户口,需要身份证、户口本、离婚证、个人申请书等材料,不要离婚协议书书。在夫妻办理协议离婚时,需要向民政局提交离婚协议书,该离婚协议书是一式三份,也就是在民政局留了一份归档。当夫妻的离婚协议书丢失后,请不要着急。另外如果您丢的只是一份离婚协议书,
2024-11-28
双方通过协议方式离婚的,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七)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
2024-11-28
离婚公证办理手续包括提交身份证明、户口本、离婚证书或民事调解书、判决书等证件和材料。如果申请人遗失了离婚证,需要提供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解除婚姻关系证明书》。离婚公
2024-11-24
夫妻感情破裂后,可以选择离婚。如果是办理协议离婚,只能到男女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不能在异地办理。但如果是到法院离婚,两人都离开户口地,被告在异地居住超过一年的
2024-11-24
协议离婚的手续包括签订离婚协议书、共同申请离婚登记以及离婚冷静期后领取离婚证。诉讼离婚需要一方先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判定夫妻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后会准予离婚。根据《婚姻登
2024-11-24
离婚需要双方亲自到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从取得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申请离婚时需提供双方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介绍信、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2024-11-23
根据即将生效的民法典规定,离婚申请后的30天被称为离婚冷静期。在这期间,如果双方没有撤回离婚申请,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申请,就被视为
2024-11-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