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结婚证时,会填写“文化程度”,这里会体现当事人的学历,但一般情况下民政局不会专门去审查核实。(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婚姻登记条例》第七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
2024-06-01
离婚 需要带什么材料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当事人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申请时,应当持下
2024-05-31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时,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前往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
2024-05-30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时,男女双方需共同前往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对于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情
2024-05-30
结婚要户口本,因为《婚姻登记条例》明确规定了,登记结婚需要当事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要进行结婚登记的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包括户口簿、身份证。(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
2024-05-29
根据我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九条规定,受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婚姻登记。为了证明受胁迫,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和结婚证,并提交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
2024-05-29
办理离婚需要本人携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离婚登记申请。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内地居民需要提供户口簿、身
2024-05-28
根据我国《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离婚需要提供身份证。内地居民办理离婚登记需要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和结婚证,同时双方当事人还需共同签署离婚协议书。香港居民、澳门
2024-05-28
夫妻在异地离婚的,如果一方将户口迁出的,要向迁出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后,到迁入地户籍机关办理迁入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当事人离婚申请时,应把婚姻法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当事人讲清,而双方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婚姻登记管理人
2024-05-2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了离婚登记的条件。其中,被监禁的当事人由于人身自由受限,无法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因此在坐牢期间一般不可以协议
2024-05-25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时,需要前往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对于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内地居民与
2024-05-25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是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或者内地居民与香港
2024-05-25
离婚申请可以在男方或女方的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需要携带相关的证件和资料。根据《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时,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前往一方当事人的户
2024-05-25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内地居民自愿离婚需要前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时,需要提供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和结婚证,同时双方当事人还需共
2024-05-24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办理离婚登记需要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和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对于协议离婚的情况,一定要携带户口本;而对于诉讼离婚的情况,则
2024-05-24
离婚后再婚的手续与初婚相同,需要双方当事人亲自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并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内地居民需要提供户口簿、身份证
2024-05-23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